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赏析

登玉山诸峰偶至悟真寺

唐 · 钱起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
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
蟠木盖石梁,崩岸露云穴。
数峰拔昆崙,秀色与空澈。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
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
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
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

注释

郭南:地名,可能指代一个优美的南方山水之地。
紫芝:象征高洁的植物,常用于形容隐逸生活。
黄绶:古代官员的黄色丝带,象征官职。
石门:山中的石门,可能指隐秘的洞口或通道。
冥搜:深入思考或探寻。
仙径:通往仙境的道路。
蟠木:盘曲的老树。
东林磬:东林寺的钟声,佛教寺庙标志。
觉化:觉悟和教化,可能指佛法的领悟。
寂尔:寂静无声。

翻译

郭南山清水秀,纷争稀少田园情意生。
紫色灵芝常相伴,即使官印也无法束缚我心。
渐渐深入石门秘境,才知此地超凡脱俗。
专心探索未及片刻,仙人小径却曲折多变。
粗大树木遮蔽石桥,陡峭岸边露出云洞。
山峰直插青天,秀丽景色清澈如洗。
仙境中彩虹映照玉气,桂花散发着清晨月光。
半山腰采玉之人,身影如片片白雪。
真正的美景无法追寻尽头,奇异景观岂能轻易停歇。
又听见东林寺的钟声,美妙至极却难以言表。
心中感悟渐深,万物寂静消失在禅悟之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玉山诸峰,偶然到达悟真寺的景象和心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深刻感悟。

"郭南云水佳,讼简野情发",开篇即以广阔的云水和茂密的草木展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山川画卷,诗人心中也随之涌起了对大自然的情感。

"紫芝每相引,黄绶不能緤",这里的“紫芝”与“黄绶”可能象征着仙草和道士的带索,它们在引导着诗人向更深处探索,但也同时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愿望。

"稍入石门幽,始知灵境绝",随着诗人的步履进入山谷之中,他开始体会到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灵境”二字极富表现力,传递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和庄严。

接下来的几句“冥搜未寸晷,仙径俄九折。蟠木盖石梁,崩岸露云穴。”描绘了一种层次丰富的山水景观,其中包含了时间与空间的深度穿越,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探索。

"数峰拔昆崙,秀色与空澈",诗人通过对连绵山峰的描述,将目光和心灵都融入到这片广阔天地之间,形成了一种精神上的自由和解脱。

"玉气交晴虹,桂花留曙月",在这里,诗人使用了“玉气”、“晴虹”、“桂花”、“曙月”等意象,将自然之美与超然之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仙境般的宁静和美好。

"半岩采珉者,一点如片雪",诗中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山石中的宝石(珉)进行采集的情景,而那“一点”宝石在诗人的眼中却如同轻柔飘落的雪花,体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审美情趣。

最后,“真赏无前程,奇观宁暂辍。更闻东林磬,可听不可说。兴中寻觉化,寂尔诸象灭。”诗人感叹在这片灵境中的体验是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的,他对山水之美的欣赏和体悟达到了极致,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解脱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玉山诸峰和悟真寺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他内心世界中对于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