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卧病荆州行台检曲江公龙山诸篇二首(其一)赏析

卧病荆州行台检曲江公龙山诸篇二首(其一)

明 · 黄衷
讵识神龙性,空窥海鹤姿。
秋毫捐相印,老兴逐江麾。
未惜孤标远,终嗟八柱危。
匣中三尺水,恨不斩胡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患重病,身处荆州行台的官员黄衷,面对生命与政治的双重考验时的内心世界。诗中以“神龙”和“海鹤”为喻,表达出对自由与高洁品质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束缚的无奈。

首句“讵识神龙性,空窥海鹤姿”,诗人感叹世人难以理解自己内心的高远志向,只能在表面窥探到他追求的那份超凡脱俗。接着,“秋毫捐相印,老兴逐江麾”,描述了他放弃官场权柄,随心所欲地追逐着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如同老去的生命随波逐流,不再受世俗束缚。

“未惜孤标远,终嗟八柱危”,表达了诗人虽远离尘嚣,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并未减少。他深知国家大厦将倾,自己却无力回天,心中充满了遗憾与无奈。“匣中三尺水,恨不斩胡儿”,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敌人的愤慨与渴望,希望手中有剑,能斩除敌人,保卫国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国家、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