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潜咏
宋 · 范浚
五个门前柳,千年身后名。
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
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挂冠真避俗,自祭颇忘情。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
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
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陶渊明的形象与精神世界,展现了其对世俗的超脱与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首句“五个门前柳”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陶渊明隐居生活的自然环境,门前五株柳树,既是自然之景,也暗含着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千年身后名”,则点出了陶渊明在后世的深远影响与不朽名声。
“挂冠真避俗”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情景,表达了他对世俗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自祭颇忘情”则进一步揭示了陶渊明在归隐后的内心世界,他不仅在物质上远离尘嚣,在情感上也达到了一种超然的状态,甚至在自我祭奠时都显得淡泊无欲。
“且进杯中物,何劳弦上声”两句,通过对比饮酒与音乐,强调了陶渊明更倾向于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式,他认为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享受,而非外在形式的奢华或艺术的装饰。
最后,“诗篇经李杜,犹得擅精清”则将陶渊明的诗歌成就与李白、杜甫等唐代伟大诗人相提并论,表明了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的作品同样具有高超的艺术品质和深远的思想内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生活态度和精神世界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个性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力,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