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留逸人(其一)
宋 · 徐积
不知何许人,忽在陈留市。
生来无得失,物则有泰否。
春时看物生,秋冬看物老。
大意寓之笛,馀情付云鸟。
无处不可居,不问江与湖,亦不问田庐。
今夜入城市,往往呼狂夫。
狂夫胜独醒,以身葬江鱼。
生来无得失,物则有泰否。
春时看物生,秋冬看物老。
大意寓之笛,馀情付云鸟。
无处不可居,不问江与湖,亦不问田庐。
今夜入城市,往往呼狂夫。
狂夫胜独醒,以身葬江鱼。
鉴赏
这首诗《赠陈留逸人(其一)》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描绘一个隐士的生活态度和心境,展现了对自由、超脱世俗的追求。
首句“不知何许人,忽在陈留市”,开篇即以疑问的语气,引出一个神秘的隐士形象,他突然出现在陈留的集市中,给人以惊喜和好奇。接着,“生来无得失,物则有泰否”两句,揭示了这位隐士对待生活得失的态度,他似乎对世间的一切都保持一种超然的平和,不为得失所动,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领悟。
“春时看物生,秋冬看物老”两句,通过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隐喻人生的起起伏伏,强调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过程的深刻洞察。接下来,“大意寓之笛,馀情付云鸟”两句,进一步展示了隐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寄托,他将内心的感悟融入音乐,让余情随云鸟飞翔,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心灵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画面。
最后,“无处不可居,不问江与湖,亦不问田庐”几句,表达了隐士对居住环境的淡泊态度,他追求的是心灵的自由和精神的栖息,而非物质的富足或固定的住所。而“今夜入城市,往往呼狂夫”两句,则描绘了隐士偶尔走出山林,与世俗之人交往的情景,通过“狂夫”的形象,既展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也暗示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狂夫胜独醒,以身葬江鱼”作为结尾,以反讽的口吻,表达了对那些追求名利、沉溺于世俗的“狂夫”的讽刺,同时也强调了隐士选择独醒、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的价值和意义。整首诗通过对隐士生活状态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由、超脱和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