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亭记事诗
清 · 胡应魁
金鳌突怒涌灵潮,首戴蓬壶矗紫霄。
渤澥安流缘重镇,岩峦环拱俨班朝。
红亭忆自初春筑,碧宇新将太极标。
八卦列成分脉络,一元资始见根苗。
胚胎万象机还伏,笼罩千门势独超。
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
乾坤蕴奥全呈露,溪岭妖氛总息消。
倏报渠魁争面缚,为闻长吏作书招。
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
佩犊俗移清井牧,听莺兴到集宾僚。
枝头鸟语因歌乱,槛外花香逐袖飘。
高阁夜深催进酒,小楼烟冷识吹箫。
园林此际推名胜,墟市当年怅寂寥。
客喜如今符颂祷,我怀在昔起忧焦。
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
最易潜踪山杂沓,况多游手众浮嚣。
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
苛政不曾除猛虎,好音何以感飞鸮。
天心可向人心卜,杀气恒凭和气销。
但使官民联指臂,那愁盗贼煽风谣。
玄关孰探阴阳秘,彝训原同日月昭。
思患豫防惩怠缓,立成为本戒虚骁。
濂溪图说须详释,海国琴声未易调。
留赠后来登眺者,我言窃愿比刍荛。
渤澥安流缘重镇,岩峦环拱俨班朝。
红亭忆自初春筑,碧宇新将太极标。
八卦列成分脉络,一元资始见根苗。
胚胎万象机还伏,笼罩千门势独超。
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
乾坤蕴奥全呈露,溪岭妖氛总息消。
倏报渠魁争面缚,为闻长吏作书招。
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
佩犊俗移清井牧,听莺兴到集宾僚。
枝头鸟语因歌乱,槛外花香逐袖飘。
高阁夜深催进酒,小楼烟冷识吹箫。
园林此际推名胜,墟市当年怅寂寥。
客喜如今符颂祷,我怀在昔起忧焦。
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
最易潜踪山杂沓,况多游手众浮嚣。
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
苛政不曾除猛虎,好音何以感飞鸮。
天心可向人心卜,杀气恒凭和气销。
但使官民联指臂,那愁盗贼煽风谣。
玄关孰探阴阳秘,彝训原同日月昭。
思患豫防惩怠缓,立成为本戒虚骁。
濂溪图说须详释,海国琴声未易调。
留赠后来登眺者,我言窃愿比刍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太极亭的壮丽景象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社会与人文的深刻理解。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金鳌”、“灵潮”、“蓬壶”、“紫霄”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同时,通过“红亭”、“碧宇”、“八卦”、“一元”等元素,体现了对宇宙秩序与哲学思想的探索。
诗的结构严谨,层次分明,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活动,再到社会治理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例如,“幽旷忽焉开异境,升平允矣庆崇朝”,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的向往;“地灵有述能旋转,邦本宜培怕动摇”,则体现了对地方治理与社会稳定的关注。
此外,诗中还融入了历史典故与哲理思考,如“百寻铁索长鲸贯,五色牙旗归马娇”,可能暗喻了历史上的某种军事或政治事件;“林陈搆乱共诛戮,黄廖连谋复结腰”,则反映了对社会秩序与道德伦理的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画卷,更是一次对宇宙、社会与人性的深刻反思,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