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里南太守见过,即送往兰州
清 · 李宪噩
忆我悬弧辰,祝念在四方。
读书缅往迹,壮志常慨慷。
无由致身远,空负七尺长。
里井闲岁月,奄忽四十霜。
故人帝都来,舆马惊村庄。
昔为同学友,今佩太守章。
别离二十载,遍游雍与梁。
屡嗟蜀相功,几回吊秦皇。
朝当出玉门,熊首指敦煌。
逝将从子去,行行至洛阳。
逶迤过商山,遂经渭水旁。
渭水绕长安,自昔争名场。
所求如未遂,贤达亦感伤。
感伤可奈何,绝塞观大荒。
单于遗垒在,瀚海何茫茫。
遐览一挥涕,沈抱庶可扬?负疴不获俱,坐令悲穷乡。
读书缅往迹,壮志常慨慷。
无由致身远,空负七尺长。
里井闲岁月,奄忽四十霜。
故人帝都来,舆马惊村庄。
昔为同学友,今佩太守章。
别离二十载,遍游雍与梁。
屡嗟蜀相功,几回吊秦皇。
朝当出玉门,熊首指敦煌。
逝将从子去,行行至洛阳。
逶迤过商山,遂经渭水旁。
渭水绕长安,自昔争名场。
所求如未遂,贤达亦感伤。
感伤可奈何,绝塞观大荒。
单于遗垒在,瀚海何茫茫。
遐览一挥涕,沈抱庶可扬?负疴不获俱,坐令悲穷乡。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以及对友人来访的喜悦与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开篇“忆我悬弧辰,祝念在四方”,诗人追忆自己幼年时的祝愿,希望未来能四海为家,志向高远。接着“读书缅往迹,壮志常慨慷”表达了通过读书回顾过去,心中充满壮志豪情。
“无由致身远,空负七尺长”流露出诗人虽有远大志向却未能实现的遗憾,“里井闲岁月,奄忽四十霜”感叹时光飞逝,转眼已过四十载。随后诗人描述了友人从京城来访,其豪华的仪仗让乡村为之震动,昔日的同学如今已官居高位,佩戴太守之章。
“别离二十载,遍游雍与梁”表明两人分别已有二十年,期间各自游历各地。“屡嗟蜀相功,几回吊秦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既有对蜀相诸葛亮功业的赞叹,也有对秦始皇的反思。
“朝当出玉门,熊首指敦煌”预示着即将启程前往边疆,“逝将从子去,行行至洛阳”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对未来的期待。“逶迤过商山,遂经渭水旁”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最后“渭水绕长安,自昔争名场”点明长安是古代文人追求功名之地。
“所求如未遂,贤达亦感伤”表达了即使才华横溢,但若功名未遂,也会感到悲伤。“感伤可奈何,绝塞观大荒”面对无法改变的现实,只能在边疆的辽阔荒野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单于遗垒在,瀚海何茫茫”描绘了边塞的景象,充满了未知与挑战。“遐览一挥涕,沈抱庶可扬?”表达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内心的挣扎。“负疴不获俱,坐令悲穷乡”则表达了因身体不适而不能同行的遗憾,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对友情的珍惜,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