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中上人院
唐 · 齐己
高房占境幽,讲退即冥搜。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
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高房:高远僻静的房屋。占境幽:占据着幽静的环境。
讲退:讲学之后的闲暇时间。
冥搜:深入探索,这里指学术或精神上的探索。
欠鹤:缺少仙鹤,比喻未能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
支遁:东晋名僧,以喜爱养鹤著称。
多诗:创作了很多诗歌。
惠休:南朝诗人,此处用来形容诗才横溢。
瓶澄:水瓶中的水清澈。
孤井浪:比喻水静如井中之水,无波浪。
案白:书案洁白干净。
小窗秋:从小窗透进的秋日景色。
莫道:不要说。
归山字:归隐山林的心意。
朝贤:朝廷中的贤能之士。
日献酬:每天都有交流、进言或酬答之事。
翻译
身处高远静谧的房室,讲学之余便沉心于深邃的学问探索。虽未能与支遁一般拥有仙鹤为伴,却能如惠休那般才思泉涌,写下众多佳诗。
水瓶中的水清澈如井中静波,洁白的书案映衬着小窗透进的秋色。
切莫以为我一心只想归隐山林,朝中贤士每日仍有交流献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对隐逸生活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于归隐田园、摆脱尘世喧嚣的心向往。
首句“高房占境幽”表明隐者的居所位于深邃的山谷之中,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示了隐者心灵的淡泊与宁静。紧接着,“讲退即冥搜”则进一步强调了隐者的生活不仅仅是物质上的简朴,更在于精神世界的深邃和探索。
“欠鹤同支遁,多诗似惠休”中的“欠鹤”意指少数几只,与“同支遁”相呼应,表达了隐者与自然共处的宁静生活。而“多诗似惠休”则显示了隐者不仅在物质上有所追求,在精神层面也同样丰富和充实。
“瓶澄孤井浪,案白小窗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隐者的日常生活。一个是取水时的宁静场景,水清澈见底;另一个则是在秋天,阳光透过小窗照在案几上的温暖画面。
最后,“莫道归山字,朝贤日献酬”表达了隐者对于归隐生活的坚守和满足,以及对知识分子、贤士的尊重,每日以诗文交流思想,彰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高洁情操。
整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美的欣赏,更反映了当时文化人士对于精神追求和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