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三十首(其二十六)
苏门果有忠臣在,肯放坡诗百态新。
鉴赏
这首诗是元好问的《论诗三十首》中的第二十六首,主要通过比喻和典故来探讨诗歌创作和评价。诗人以黄金入炉炼制为喻,表达对诗歌创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强调作品应不断提炼,去除杂质,达到纯净无暇的境地。"金入洪炉不厌频",意指好的诗作如同黄金经过反复锤炼,越磨砺越珍贵。
接着,诗人提到苏门(苏轼门下)如果有忠诚的才子,那么他们的诗歌创作将会更加独特和创新,"肯放坡诗百态新",暗指如果能有像苏轼那样才华横溢的诗人,他们的作品会呈现出各种新颖的风貌。这里借苏轼之名,表达了对诗歌创新和个性化的推崇。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理想追求,倡导诗歌创作要不断打磨,追求独特和创新,同时也表达了对优秀诗人的期待。
词语解释
百态的意思:各种形态。 宋 欧阳修 《鸣鸠》诗:“君不见人心百态巧且艰,临危利害两相关。” 宋 苏轼 《过庐山下》诗:“一时供坐笑,百态变立谈。” 秦牧 《艺海拾贝·鲜花百态和艺术风格》:“‘百花齐放’一语,使人想起了鲜花的百态,想起了艺术的各种各样的风格。”...
不厌的意思:(1).不嫌;不加以排斥。《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韩非子·难一》:“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凡此皆有伦有脊之言,虽巧而不厌其巧。”(2).不合。《文选·班彪<王命论>》:“取舍不厌斯位,符瑞不同斯度,而苟昧权利,越次妄据,外不量力,内不知命,则必丧保家之主。” 李善 注引 韦昭 曰:“厌,合也。”(3).不满足;不饱。厌,通“ 饜 ”。《楚辞·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史记·伯夷列传》:“然 回 也屡空,糟穅不厌,而卒蚤夭。”《汉书·...
洪炉的意思:◎ 洪炉 hónglú[great furnace] 大火炉,比喻锻炼人的环境革命的洪炉...
精真的意思:精粹纯真。 南朝 陈 徐陵 《让散骑常侍表》:“ 燕 臺装玉,儻不精真; 齐 客吹竽,谅宜澄简。” 金 元好问 《论诗》诗:“金入洪炉不厌频,精真那计受纤尘。”...
苏门的意思:山名。在 河南省 辉县 西北。又名 苏岭 、 百门山 。 晋 孙登 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 孙登 。 唐 杨炯 《群官寻杨隐居诗序》:“ 阮籍 之见 苏门 ,止闻鸞啸。” 唐 庞德公 《与鹿门少年马绍隆冥游》诗:“唯有 峴亭 清夜月,与君长啸学 苏门 。”参见“ 苏门啸 ”。...
纤尘的意思:◎ 纤尘 xiānchén[fine dust] 微尘,细尘纤尘不染(一点灰尘也沾不上)...
忠臣的意思:◎ 忠臣 zhōngchén[official loyal to his sovereign] 忠于君主,为君主效忠的官吏忠臣之分。——《史记·屈原贾生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