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上梁尚书生辰(其二)赏析

上梁尚书生辰(其二)

宋 · 陈棣
一麾卧治镇江边,芳草还应梦惠连。
十载从班联玉笋,六城课最用蒲鞭。
依刘曾识尚书履,借寇难私刺史天。
共徯公归缘底事,嗷嗷四海望陶甄。

注释

麾:指挥权。
卧治:闲居治理。
惠连:古代诗人,这里可能象征贤才。
十载:十年。
玉笋:比喻官员的清廉和才能。
课最:考核最优。
蒲鞭:用蒲草做的鞭子,象征公正执法。
尚书:古代官职,地位较高。
借寇:借机。
刺史:古代地方行政长官。
公:指有德行的官员。
嗷嗷:形容百姓的哀求声。
陶甄:比喻选拔和教化民众。

翻译

在江边闲居治理,梦中或许还见到惠连的芳草。
十年跟随朝廷官员,考核政绩常以公正著称。
曾追随尚书大人,借寇难之际展现刺史之才。
共同期盼公归何故,天下苍生期待贤者治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为梁尚书的生辰所作,表达了对尚书的敬仰和对其政绩的赞扬。首句“一麾卧治镇江边”描绘了尚书治理地方的场景,虽闲居但仍然关心政务,如同诸葛亮般运筹帷幄之中。次句“芳草还应梦惠连”以梦境中的芳草寓指尚书的政绩深入人心,如同南朝诗人谢惠连的才情。

“十载从班联玉笋”赞美尚书十年来在朝廷中地位显赫,与杰出官员并列。“六城课最用蒲鞭”进一步称赞他的行政才能,以公正执法的形象,用蒲鞭代替苛政,显示了他的仁政理念。

“依刘曾识尚书履”暗示尚书曾追随名臣,具有深厚的学识和经验。“借寇难私刺史天”则表达了在国家危难之际,尚书勇于担当,如同古代刺史般无私奉献。

最后两句“共徯公归缘底事,嗷嗷四海望陶甄”表达了百姓期盼尚书能早日归来,引领天下走向繁荣昌盛,如同陶甄(古代制作陶器的工具,比喻教化民众)一般,展现出对尚书高尚人格和卓越领导力的深深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是对一位贤能官员的深情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