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提举王正言寒食游茶焙
宋 · 喻良能
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
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
国计颇赖之,贡输何时休。
择人为提领,得贤从宛丘。
文章脱吏腕,风味登瀛洲。
佐职亦已久,再见春草抽。
郊原富枪旗,岁事日以修。
抚民端若子,疾恶信如雠。
驱车向凤山,父老观道周。
青春行画图,佳处时一留。
风前耳潺湲,雨后目纤柔。
酒酣已胜赏,珠唾挥钓钩。
咨予素么么,受恩犹未酬。
铭心虽甚坚,抚己徒怀羞。
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刘。
投公一纸书,远寄粤王州。
书传得妙帖,想像寒食游。
终防好事人,豪夺或巧偷。
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
国计颇赖之,贡输何时休。
择人为提领,得贤从宛丘。
文章脱吏腕,风味登瀛洲。
佐职亦已久,再见春草抽。
郊原富枪旗,岁事日以修。
抚民端若子,疾恶信如雠。
驱车向凤山,父老观道周。
青春行画图,佳处时一留。
风前耳潺湲,雨后目纤柔。
酒酣已胜赏,珠唾挥钓钩。
咨予素么么,受恩犹未酬。
铭心虽甚坚,抚己徒怀羞。
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刘。
投公一纸书,远寄粤王州。
书传得妙帖,想像寒食游。
终防好事人,豪夺或巧偷。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对提举王正言在寒食节游览茶焙的赞美和感慨。首联“摘山胜煮海,财货所源流”形象地表达了茶叶作为重要财源的生动画面,暗示茶焙对于国家经济的重要性。颔联“建焙甲天下,赋入十倍收”进一步强调了茶焙的卓越地位及其税收贡献。
颈联“国计颇赖之,贡输何时休”表达了国家对茶焙的依赖,以及希望这种贡输能够长久的愿望。诗人称赞王正言“择人为提领,得贤从宛丘”,赞赏他选拔人才的能力。接下来的“文章脱吏腕,风味登瀛洲”则形容王正言在管理中展现出的文采和高超的行政技巧。
“佐职亦已久,再见春草抽”写出了王正言任职时间之长,以及他对地方发展的持续贡献。诗人感叹“郊原富枪旗,岁事日以修”,描述了茶业的繁荣景象。王正言对待百姓如同慈父,疾恶如仇,深得民心。
尾联“抚民端若子,疾恶信如雠”再次赞扬他的仁政,随后诗人想象自己跟随王正言游历,欣赏美景,如“风前耳潺湲,雨后目纤柔”。酒醉之后,美景更胜于酒,诗人表达未能报答提举恩情的遗憾。
最后,诗人自谦“咨予素么么,受恩犹未酬”,表示自己微不足道,但仍感愧疚。他以“平生困坎壈,暮年尚依刘”的自述,表达了对王正言的感激之情,并在结尾寄出书信,希望能将这份敬意传递给远方的王正言,同时提醒他人不要觊觎其美名。整首诗情感真挚,对王正言的赞美与感激交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