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挽空无相四首(其一)赏析

挽空无相四首(其一)

元末明初 · 蓝仁
避名依野老,危行托狂僧。
蹈海非今日,寻山住上层。
黄龙持钝斧,雪峤拨残灯。
自了英雄志,居然契大乘。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所作的《挽空无相四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避世隐居、寻求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追求。首句“避名依野老”描绘了诗人选择远离尘嚣,依靠乡村老人的智慧和经验来隐匿自我;“危行托狂僧”则暗示了诗人通过与狂放的僧人交往,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后两句“蹈海非今日,寻山住上层”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放弃世俗追求,选择登山隐居的决心,暗示着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抉择。诗人以“黄龙持钝斧”象征自己虽身处困境但仍坚韧不拔的精神,而“雪峤拨残灯”则寓言在艰难的环境中坚守信念,照亮前行之路。

最后两句“自了英雄志,居然契大乘”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以“英雄志”自许,表示要通过修行达到自我解脱,与佛教的大乘教义相契合,体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蓝仁在动荡时代中寻求内心宁静与精神归宿的深沉思考,以及他对个人志向和信仰的坚定践行。

词语解释

避名的意思:犹言隐姓埋名。《后汉书·逸民传·韩康》:“时有女子从 康 买药, 康 守价不移,女子怒曰:‘公是 韩伯休 那?乃不二价乎?’ 康 叹曰:‘我本欲避名,今小女子皆知有我,何用药为?’乃遯入 霸陵 山中。” 清 姜宸英 《哭魏叔子》诗之二:“更无 安道 能求死,只有 韩康 解避名。”...

残灯的意思:将熄的灯。 唐 白居易 《秋房夜》诗:“水窗席冷未能卧,挑尽残灯秋夜长。” 宋 陆游 《东关》诗:“三更酒醒残灯在,卧听萧萧雨打篷。” 明 李景福 《暮春遣意》诗:“残灯和梦断,浊酒带愁倾。”...

大乘的意思:梵文Mahāyāna(摩诃衍那)的意译。公元一世纪左右逐步形成的佛教派别。在 印度 经历了中观学派、瑜伽行派和密教这三个发展时期。北传 中国 以后,又有所发展。“大乘”强调利他,普度一切众生,提倡以“六度”为主的“菩萨行”,如发大心者所乘的大车,故名“大乘”。《法华经·譬喻品》:“初説三乘引导众生,然后但以大乘而度脱之。” 唐 张祜 《题画僧》诗之二:“终年不语看如意,似证禪心入大乘。” 苏曼殊 《遁迹记》:“大乘,正理也。宜改先执,务从圣旨。”...

蹈海的意思:◎ 蹈海 dǎohǎi[plunge into the sea to commit suicide;jump into water] (为了自杀)投海蹈海自尽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居然的意思:[释义](1) (副)表示出乎意料(不应该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容易做到的事情做到了);竟然。我真没想到他居然会做出这件事来。(作状语) (2) (副)〈书〉表示明白清楚;显然。居然可知。(作状语) [构成]附加式...

今日的意思:[释义](名)今天。 [构成]偏正式:今(日 [例句]参观团今日到达。(作状语)...

上层的意思:[释义](名)上面的一层或几层(多指机构、组织、阶层)。 [构成]偏正式:上(层 [例句]上层领导。(作定语)[反义]下层...

危行的意思:(1).危险的行动。《易·震》:“《象》曰:震往来厉,危行也。” 孔颖达 疏:“‘危行也’者,怀惧往来,是致危之行。”(2).小心地行动;慎行。《庄子·山木》:“及其得柘棘枳枸之间也,危行侧视,振动悼慄。”《史记·管晏列传》:“其在朝,君语及之,即危言;语不及之,即危行。”(3).正直的行为。《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 何晏 集解引 包咸 曰:“危,厉也。” 明 樊鹏 《中顺大夫陕西提学副使何大复先生行状》:“先是京官非有罪无九年不迁者,先生特以危行连蹇,湮滞中书,凡十餘年...

雄志的意思:远大的志向。《后汉书·仲长统传》:“君有雄志而无雄才,好士而不能择人,所以为君深戒也。”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屈雄志於戚竖,竟尺土之莫及。” 清 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此语或真吾不信,只怪 华 商少雄志。”...

野老的意思:◎ 野老 yělǎo[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村野的老百姓,农夫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传》...

英雄的意思:◎ 英雄 yīngxióng[hero]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总揽英雄。——《三国志·诸葛亮传》英雄乐业。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自了的意思:(1).自己完成;自己解决。《晋书·山涛传》:“帝谓 涛 曰:‘西偏吾自了之,后事深以委卿。’”《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九年》:“陛下宜自了,不自了,吾当入了之;中宫又宜速自了,不自了,吾当手了之。”(2).自然地了结。《三国志·魏志·锺会传》:“我到 长安 ,则自了矣。” 五代 齐己 《渚宫莫问》诗之三:“莫问休行脚,南方已徧寻,了应须自了,心不是他心。”(3).自己明白。《晋书·王敦传》:“常人近情,恃恩昧进,独犯龙鳞,迷不自了。”《宋书·王景文传》:“区区所怀,不愿望风容贷。吾自了不作偷,犹如不作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