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日丁丑长至前喜晴
宋末元初 · 方回
楼南红气满霜天,新霁湖山晓色妍。
七日喜逢长至日,百年惭到古稀年。
故园捲饼思新菜,冻井浇梅出暖泉。
谁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纹篇。
七日喜逢长至日,百年惭到古稀年。
故园捲饼思新菜,冻井浇梅出暖泉。
谁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纹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楼南:楼的南边。红气:红色的霞光。
霜天:下霜的天气。
新霁:雨后初晴。
七日:第七天。
长至日:冬至日。
百年:一百年。
古稀年:七十岁的年龄。
故园:故乡。
捲饼:家乡的传统食物。
新菜:新鲜的蔬菜。
冻井:结冰的井。
浇梅:浇灌梅花。
暖泉:温暖的泉水。
少陵:指杜甫,他曾被封为‘少陵野老’。
夔府:古代地名,杜甫曾流寓于此。
肯吟:愿意吟诵。
六琯五纹篇:杜甫的诗篇,琯、纹皆为古代乐器,此处借代诗歌。
翻译
楼南的天空充满红色霞光,刚下过雨的湖山晨色格外美丽。在第七天喜遇冬至,感叹自己已步入百岁高龄,接近古稀之年。
思念故乡的卷饼和新鲜蔬菜,冰冷的井水浇灌梅花,却能流出温暖的泉水。
谁能相信,在杜甫流寓夔州之后,还会写出赞美冬季美景的诗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七日的美好景象和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开篇“楼南红气满霜天,新霁湖山晓色妍”两句,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初冬清晨的景色,霜雪覆盖的大地在朝阳下呈现出一片红润,湖山在新霁之后更加秀丽。
紧接着,“七日喜逢长至日,百年惭到古稀年”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初七日是传统节气之一,意味着冬天的开始,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时节轮回的开端。而“百年惭到古稀年”则表明即使到了古稀之年,也难免对生命短暂感到惆怅。
接下来的两句,“故园捲饼思新菜,冻井浇梅出暖泉”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自然界的关注。故园中可能有捲饼(一种传统食品)的习俗,而对新春即将到来的蔬菜也充满期待;同时,通过冻井浇梅这一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热爱。
最后,“谁信少陵夔府后,肯吟六琯五纹篇”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文学创作的执着与坚持。少陵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他曾居住在夔州(今重庆奉节),这里用来象征高洁的文学精神。六琯和五纹都是古代文献中的名篇,通过这些典故,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文学传承的尊崇,以及即便是在不被世人理解的情况下,也会坚持创作的决心。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景物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家园怀念以及文学执着的深刻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