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亭(其二)
宋 · 林通
双溪会处创危亭,我爱亭成不异名。
到此更谁分别派,同归终见入东瀛。
清辉黛染环檐色,幽响琴传出涧声。
自信竹林林上美,剪裁今已属贤明。
到此更谁分别派,同归终见入东瀛。
清辉黛染环檐色,幽响琴传出涧声。
自信竹林林上美,剪裁今已属贤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通的《白云亭(其二)》,主要描绘了双溪汇合处新建的危亭,以及诗人对亭子的喜爱和对其寓意的深思。首句“双溪会处创危亭”点出亭子的地理位置,紧接“我爱亭成不异名”表达了诗人对亭子命名的认同,认为其名字恰如其分。
“到此更谁分别派,同归终见入东瀛”暗示了溪流在此融合,象征着万物归一,最终汇入大海,寓意人生的统一与归宿。接下来,“清辉黛染环檐色,幽响琴传出涧声”通过描绘月光映照下的亭檐色彩和流水潺潺的琴音,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最后两句“自信竹林林上美,剪裁今已属贤明”,诗人以竹林为喻,赞美亭子的设计巧妙,认为其建造者眼光独到,具有高超的艺术品味。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