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月山少监客京韵
宋末元初 · 黄庚
匹马搀春入帝京,秋深犹未问归程。
一书不及因风寄,千里空教共月明。
霄汉已随黄鹄举,家山应负白鸥盟。
便须了却封侯事,衣锦归来客亦荣。
一书不及因风寄,千里空教共月明。
霄汉已随黄鹄举,家山应负白鸥盟。
便须了却封侯事,衣锦归来客亦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匹马:单独的一匹马。搀:陪伴。
春:春季。
帝京:京城,指首都。
犹:仍然。
归程:回家的路。
一书:一封家书。
及:赶上。
因风:凭借风力。
空教:白白让。
共月明:与明亮的月亮相伴。
霄汉:天空。
黄鹄:传说中的大鸟,比喻高飞的人。
负:辜负。
白鸥盟:与白鸥的约定,象征归隐的愿望。
了却:结束。
封侯:古代封赏有功之臣,这里指建功立业。
衣锦:穿着华丽的衣服。
客亦荣:客人(指诗人自己)也会感到荣耀。
翻译
一匹马载着春天进入京城,秋天已深还未询问归乡的路程。一封家书未能随着风儿寄出,千里之外只能与明月共享。
我已翱翔在霄汉如同黄鹄,家乡山河辜负了我和白鸥的约定。
现在该了结封侯的功业,穿着华丽衣裳回来,客人也感到荣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独自骑马进入京城的旅人,春天已至,他仍未提及回家的计划。他渴望通过信件传递思念之情,但由于距离遥远,只能让信随着风儿和月光穿越千里。诗人想象自己如同黄鹄直冲霄汉,远离家乡,心中对故乡的白鸥盟誓未能践行,感到遗憾。他决定尽快完成使命,赢得功名后衣锦还乡,那时归来,即使是客人也倍感荣耀。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旅途的孤寂、思乡之情以及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