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赠张主簿伟赏析

赠张主簿伟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江岸坟荒草棘秋,朱阳南下重君忧。
弓刀近塞人烟少,林壑经霜虎迹稠。
究竟畏途知有渐,激昂高义报无由。
从今弟侄通家了,莫向瓜田认故侯。

鉴赏

这首诗《赠张主簿伟》是元好问在金末元初时期所作,通过对江岸荒草、秋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边塞生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与对时局的忧虑。首联“江岸坟荒草棘秋,朱阳南下重君忧”以凄凉的江岸景象开篇,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困境和忧愁,朱阳南下的意象则隐含着时光流逝、岁月更迭的感慨。颔联“弓刀近塞人烟少,林壑经霜虎迹稠”进一步描绘边塞的荒凉与险恶,弓刀、人烟稀少、虎迹稠密,都暗示了环境的艰苦与危险。颈联“究竟畏途知有渐,激昂高义报无由”表达了对友人勇往直前、坚守高尚情操的敬佩,同时也流露出对友人安全的担忧。尾联“从今弟侄通家了,莫向瓜田认故侯”则是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祝愿,希望他能与家人团聚,享受平凡而幸福的生活,不再像昔日的显赫人物那样,被世人所认出。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时局的忧虑,体现了元好问作为文人学者的忧国忧民情怀。

词语解释

草棘的意思:丛生的草木。比喻荒僻之地。《史记·匈奴列传》:“其得 汉 繒絮,以驰草棘中,衣袴皆裂敝,以示不如旃裘之完善也。” 宋 辛弃疾 《永遇乐·检校停云新种杉松戏作》词:“古来池馆,云烟草棘,长使后人悽断。” 金 元好问 《十二月六日》诗:“草棘荒山雪,烟花故国春。”...

从今的意思:从现在起。《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先生之寿,从今以往者四十三岁。” 宋 郭应祥 《玉楼春》词:“从今对酒与当歌,空惹离情千万绪。”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从今经懺无心礼,专听春雷第一声。” 杜鹏程 《延安人》:“从今向后要和他一道工作的工程处长,是什么模样?”...

高义的意思:◎ 高义 gāoyì[flawless taste]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高义的意思:◎ 高义 gāoyì[flawless taste] 指高尚的品德或崇高的正义感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侯的意思:(1).指 西汉 召平 。 唐 陈子昂 《感遇》诗之十四:“ 西山 伤遗老, 东陵 有故侯。”参见“ 故侯瓜 ”。(2).泛指曾任长官的人。 宋 苏轼 《赠王子直秀才》诗:“幅巾我欲相随去,海上何人识故侯。”...

瓜田的意思:(1).种瓜的田地。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二:“ 邵生 瓜田中,寧似 东陵 时。” 金 元好问 《赠史子桓寻亲之行》诗:“瓜田故侯贫且病,爱莫助之徒自伤。”参见“ 东陵瓜 ”。(2).复姓。 汉 代有 瓜田仪 。见《汉书·王莽传下》。...

激昂的意思:[释义](形)(情绪、语调等)激动昂扬。 [构成]并列式:激+昂 [例句]战士们情绪激昂。(作谓语)...

经霜的意思:(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究竟的意思:◎ 究竟 jiūjìng[outcome] 结果;原委不管什么事,他总爱问个究竟◎ 究竟 jiūjìng[exactly;after all] 到底他究竟想干什么?在这方面,他究竟是行家...

林壑的意思:◎ 林壑 línhè[rocks and trees] 树林和山谷...

人烟的意思:[释义](名)指人家、住户(烟:炊烟)。 [构成]偏正式:人(烟 [例句]人烟稠密。(作主语)...

塞人的意思:指古代塞外的游牧民族。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 二郎山 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

通家的意思:◎ 通家 tōngjiā[profoundly friendly relations between two families] 指彼此世代交谊深厚、如同一家通家之好...

畏途的意思:◎ 畏途 wèitú[a dangerous road—a perilous undertaking] 险恶可怕的路径,比喻做起来很危险和艰难的事畏途巉岩不可攀。——李白《蜀道难》他将此视为畏途...

无由的意思:◎ 无由 wúyóu[have no way (of doing sth.)] 没有门径或机会相见无由...

朱阳的意思:(1).日,太阳。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左朱阳以举麾兮,右玄阴以建旗。” 唐 王勃 《益州夫子庙碑》:“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覩。” 清 黄鷟来 《雨中感怀》诗:“朱阳蔼江郭,首夏渐和柔。”(2).夏季。《三国志·蜀志·郤正传》:“朱阳否於素秋,玄阴抑於孟春。” 唐 卢照邻 《双槿树赋》:“青陆至而鶯啼,朱阳升而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