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病(其四)
明 · 方孝孺
急雨张灯夜,匡床伏枕时。
食贫宜客少,身病愿春迟。
道岂斯文著,才非圣世遗。
用心耕凿外,荣辱竟何施。
食贫宜客少,身病愿春迟。
道岂斯文著,才非圣世遗。
用心耕凿外,荣辱竟何施。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方孝孺所作的《遣病(其四)》。诗中描绘了诗人因生活贫困和身体疾病而产生的内心感受与思考。
首句“急雨张灯夜”,以风雨交加的夜晚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着,“匡床伏枕时”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的情景,形象地展现了他身体的不适和精神的疲惫。
“食贫宜客少,身病愿春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渴望。面对贫困的生活,他希望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活动;而因为身体的病痛,他更希望时间能够缓慢流逝,让春天的到来能稍晚一些,以此来延缓疾病的痛苦。
“道岂斯文著,才非圣世遗。”这两句则体现了诗人对个人价值和社会地位的反思。他认为自己的才华或许并未得到应有的认可,而身处的时代似乎也不再需要他的贡献。这种自我怀疑和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反映了当时文人普遍面临的困境。
最后,“用心耕凿外,荣辱竟何施。”诗人将自己比作辛勤耕耘的农夫,无论外界如何评价,他都坚持自己的追求。这既是对个人品格的坚守,也是对人生价值的一种深刻思考。通过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即使在逆境中也要保持自我,不被外界荣辱所左右的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方孝孺在面对生活困苦和内心挣扎时的复杂情感和坚定信念,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