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赋瓶中杂花七首(其四)赏析

赋瓶中杂花七首(其四)

金末元初 · 元好问
红抹兰膏绿染衣,绿娇红小两相宜。
华边剩有清香在,木石痴儿自不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瓶中杂花的美丽与香气,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花朵的色彩与形态生动地展现出来。"红抹兰膏绿染衣",红花如同涂抹了兰花的油脂,绿叶则仿佛被染上了翠色,两者相互映衬,和谐而美好。"绿娇红小两相宜",绿色的叶子显得娇嫩,红色的花朵小巧玲珑,二者搭配得恰到好处,相得益彰。

接着,诗人进一步赞美花朵的香气:"华边剩有清香在",即使是在花朵的边缘,仍能感受到那残留的清香,这股香气虽微弱却持久,令人回味无穷。然而,"木石痴儿自不知",即便是无知的树木和石头也无法领略这份美好,暗示了自然之美往往只有懂得欣赏的人才能真正体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节描写,展现了花朵的美丽与香气,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无知者的感慨,富有哲理意味。

词语解释

痴儿的意思:(1).俗言庸夫俗子。 宋 黄庭坚 《登快阁》诗:“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 东西倚晚晴。”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太宗伐明》:“帝笑曰:‘城中痴儿取之若反掌耳。’”(2).天真无知的人。多指少年男女。 唐 杜甫 《百忧集行》:“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门东。” 宋 陆游 《对食》诗:“痴儿自堕闍黎计,欢喜闻鐘已过斋。”《红楼梦》第五回:“ 警幻 见 寳玉 甚无趣味,因嘆:‘痴儿竟尚未悟。’”...

娇红的意思:◎ 娇红 jiāohóng[crimsony] 形容女子嫩红的脸色两颊娇红...

兰膏的意思:(1).古代用泽兰子炼制的油脂。可以点灯。《楚辞·招魂》:“兰膏明烛,华容备些。” 王逸 注:“兰膏,以兰香炼膏也。” 晋 张华 《杂诗》:“朱火青无光,兰膏坐自凝。” 唐 刘长卿 《杂咏上礼部李侍郎·寒釭》:“恋君秋夜永,无使兰膏薄。”(2).一种润发香油。 唐 浩虚舟 《陶母截发赋》:“象櫛重理,兰膏旧濡。” 唐 温庭筠 《张静婉采莲曲》:“兰膏坠髮红玉春,燕釵拖颈抛盘云。” 明 无心子 《金雀记·合雀》:“合将令女配时髦,从教与你共处幽闺,同事兰膏。”...

木石的意思:(1).树木和山石。《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 唐 杜甫 《水会渡》诗:“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 明 魏学洢 《核舟记》:“ 明 有奇巧人曰 王叔远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2).指木头与石头。《三国志·魏志·刘馥传》:“又高为城垒,多积木石……为战守备。”《红楼梦》第十六回:“其山树木石虽不敷用, 贾赦 住的乃是 荣府 旧园,其中竹树山石以及亭榭栏杆等物,皆可挪就前来。”(3).比喻无知觉、无感情之物。 汉...

清香的意思:  读音qīng xiāng词性形容词释义清淡的香味:~可口|晨风吹来野花的~。...

染衣的意思:僧人穿着黑色染的缁衣,因以“染衣”指出家为僧。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磔迦国》:“是时王家旧僮,染衣已久,辞论清雅,言谈赡敏。” 明 宋濂 《妙果禅师塔铭》:“师常励学徒云:‘凡薙髮染衣,当洞明诸佛,心宗行解……方不被生死阴魔所惑。’”参见“ 染服 ”。...

剩有的意思:剩有;犹有。 宋 卢祖皋 《渔家傲》词:“不用五湖寻小艇,吾庐賸有閒风景。” 清 万寿祺 《程大来说郡中祈年大张灯火凄然有感》诗:“賸有铜驼泪,空传《白马篇》;甲申前此夕,冠佩正朝天。” 蒋智由 《鸣蝉满树读<离骚>》诗:“賸有中原歌哭意,鸣蝉满树读《离骚》。”...

相宜的意思:◎ 相宜 xiāngyí[appropriate;suitable;fitting] 合适,符合在那个场合你说这样的话是不相宜的...

小两的意思:(1). 隋 唐 衡名。 隋 唐 度量衡有大小二制,以二十四铢为一小两,三小两为一大两。《旧唐书·食货志上》:“凡权衡度量之制……调鐘律,测晷景,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餘公私用大升大两。”(2).今市制分一斤为十两,故俗称以前分一斤为十六两之两为小两。...

有清的意思:指 清 代。有,词头。《清史稿·礼志十二》:“有 清家 法,不立储贰。” 梁启超 《新民说》十六:“有 清二 百年间民德之变迁,在 朱 学时代有伪善者,犹知行恶之为可耻也,在 汉 学时代并伪焉者而无之,则以行恶为无可耻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