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师姑岩怀古十韵
宋 · 蒲寿宬
郭中爱青山,推窗纳青碧。
不见山中人,白云自堆积。
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
但见寰中尘,不见尘中客。
相去讵几许,恍若万里隔。
日暮攀崔嵬,泫然感畴昔。
蜀道无人行,嵩山绝蹄迹。
岂无九回肠,安得双飞翮。
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
不知蜡屐翁,著得几量屐。
不见山中人,白云自堆积。
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
但见寰中尘,不见尘中客。
相去讵几许,恍若万里隔。
日暮攀崔嵬,泫然感畴昔。
蜀道无人行,嵩山绝蹄迹。
岂无九回肠,安得双飞翮。
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
不知蜡屐翁,著得几量屐。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蒲寿宬的《登师姑岩怀古十韵》,通过对师姑岩的登山所见,表达了对自然与人事的感慨。首句“郭中爱青山”描绘了诗人对山景的喜爱,接着“推窗纳青碧”写出他亲近自然的情态。然而,“不见山中人”暗示了山中的寂静和空旷,“白云自堆积”则增添了神秘与超脱的氛围。
诗人登高远望,“登睇廓悠悠,此眼亦已窄”,感叹视野虽广,但人事渺小。“但见寰中尘,不见尘中客”揭示出人世间的纷扰与距离感,如同“相去讵几许,恍若万里隔”。他遥想昔日繁华,如今“蜀道无人行,嵩山绝蹄迹”,表现出历史变迁和世事沧桑。
诗人感慨之余,借酒浇愁,“倾我百壶酒,抚此千丈石”,表达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最后以“不知蜡屐翁,著得几量屐”收束,寓言自己年华老去,无法再如古人般悠然漫步,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深深惋惜。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山水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