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携茶访杨东山赏析

携茶访杨东山

宋 · 曾三异
搴衣不待履霜回,到得如今亦乐哉。
泓颖有时供戏剧,轩裳无用任尘埃。
眉头犹自怀千恨,兴到何如酒一杯。
知道华山方睡觉,打门聊伴茗奴来。

拼音版原文

qiāndàishuānghuídàojīnzāi

hóngyǐngyǒushíxuānshangyòngrènchénāi

méitóuyóu怀huáiqiānhènxīngdàojiǔbēi

zhīdàohuáshānfāngshuìjuéménliáobànmínglái

注释

搴衣:提起衣服,指起身。
履霜:踩霜,比喻困难或险境。
戏剧:此处指轻松愉快的游戏。
轩裳:古代官员的官服,象征权势。
眉头:形容人的面部表情,这里指愁容。
兴到:兴致来临。
华山: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象征高远理想。
茗奴:煮茶的人,常用来指代友人或仆人。

翻译

不再等待霜降才换衣,如今的生活也自得其乐。
闲暇时分,我与朋友们嬉笑玩闹,官场的繁嚣无需挂怀。
心中仍有千般愁绪,借酒浇愁,又能如何。
直到梦中抵达华山,才肯醒来,开门迎客,只为品茗共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三异的《携茶访杨东山》,表达了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对友情的珍视。首句“搴衣不待履霜回”描绘了诗人不畏寒冷,急切地前往拜访友人的情景,显示出对友情的热忱。次句“到得如今亦乐哉”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当前能与朋友相聚的满足和喜悦。

第三句“泓颖有时供戏剧”,“泓颖”可能指的是友人的雅致或才情,这里比喻他们的交谈如同戏剧般精彩。第四句“轩裳无用任尘埃”则暗示了诗人看淡世俗名利的态度,即使身着华丽的官服,也愿意在尘世之外享受友情。

第五句“眉头犹自怀千恨”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可能还有一些未解的愁绪,但并未影响他此刻的愉悦。最后一句“兴到何如酒一杯”,诗人以饮酒助兴,表达出与朋友畅谈的豪情,同时也借酒暂时忘却烦恼。

结尾“知道华山方睡觉,打门聊伴茗奴来”则幽默地写出了诗人与朋友相约,甚至到了深夜也不愿错过相聚的时光,哪怕需要敲门叫醒正在睡梦中的“茗奴”(可能是负责煮茶的人)。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闲适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