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申屠子迪韵四首
日淡山容静,秋高海气清。
孤鸢随鹤下,饥兕近人行。
感物添惆怅,谁能会此情?东南岩壑窅,游子欲何之?野鸟惊飞疾,溪船逆上迟。
放怀须醉酒,对景漫题诗。
王谢经行处,萧条似旧时。
海国秋风劲,江城暮雨昏。
浮云低月峡,戍鼓殷雷门。
芳草何年歇?青山亘古存。
光阴如过客,吾道底须论。
白发干戈际,青山黯霭中。
沙虫联五马,蹠卯袭三公。
东海波涛黑,中原草树红。
萧条岩谷底,谁信有春风?
词语解释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波涛的意思:[释义](名)大波浪,常指壮观或惊险的景色,口语和书面语都用。 [构成]并列式:波+涛 [例句]波涛汹涌。(作主语)[同义]波浪、波澜...
惆怅的意思:◎ 惆怅 chóuchàng[melancholy] 伤感;愁闷;失意羁旅而无友生,惘怅兮而私自怜。——《楚辞·九辩》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三国演义》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春风的意思:◎ 春风 chūnfēng(1) [spring breeze]∶春天的风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杜牧《赠别》(2) [with smile]∶比喻和悦的神色或良好的成长环境...
登眺的意思:登高远望。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峯峦秀中天,登眺不可尽。” 宋 王安石 《赠宝觉》诗序:“闻 化城阁 甚壮丽,可登眺,思往游焉,故赋是诗。”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爱奴》:“自入馆以来,每欲一出登眺,輒錮闭之。”...
底须的意思:何须;何必。 元 许有壬 《摸鱼子·和明初韵》词:“倾緑醑,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儒林外史》第五五回:“共百年易过,底须愁闷。” 清 孙致弥 《同介修孟游集元夫园居即事抒怀》诗:“遮莫文章供齿颊,底须愁病减腰围。”...
东南的意思:◎ 东南 dōngnán[southeast] 介于东和南之间的方向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明· 高启《书博鸡者事》...
东海的意思:◎ 东海 Dōng Hǎi(1) [The East China Sea]∶亚洲东部边缘海,西接中国大陆,北连黄海,南接南海,面积77万平方公里,平均深度370米,广阔的东海大陆架是良好的渔场(2) [sea in the east]∶泛指东方的大海...
对景的意思:(1).对着眼前景物。 南唐 李煜 《浪淘沙》词:“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元 耶律楚材 《河中游西园》诗:“对景怕看红日暮,临池羞照白头新。”(2).比喻两相符合;对路。《红楼梦》第三三回:“ 袭人 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大家説这戏唱得对景。”...
放怀的意思:(1).纵意,放纵情怀。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杂文》:“ 宋玉 含才,颇亦负俗,始造《对问》,以申其志,放怀寥廓,气实使之。”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薛伟》:“乐浩汗之域,放怀清江;厌巘崿之情,投簪幻世。”(2).开怀,放宽心怀。 唐 温庭筠 《春日偶作》诗:“自欲放怀犹未得,不知经世竟如何?” 明 张煌言 《闲居》诗:“人居閒处非佳境,事到难时且放怀。” 王西彦 《乡下朋友》:“ 庄道耕 先生又复放怀喝了几杯酒。”...
芳草的意思:(1).香草。 汉 班固 《西都赋》:“竹林果园,芳草甘木。郊野之富,号为近 蜀 。” 后蜀 毛熙震 《浣溪沙》词:“花榭香红烟景迷,满庭芳草緑萋萋。” 明 沉鲸 《双珠记·家门始终》:“万古千愁人自老,春来依旧生芳草。”(2).比喻忠贞或贤德之人。《楚辞·离骚》:“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为此萧艾也。” 王逸 注:“以言往日明智之士,今皆佯愚,狂惑不顾。” 宋 刘攽 《泰州玩芳亭记》:“《楚辞》曰:‘惜吾不及古之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自诗人比兴,皆以芳草嘉卉为君子美德。”...
浮云的意思:◎ 浮云 fúyún(1) [floating clouds](2) 飘浮在天空中的云彩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 关汉卿《窦娥冤》(3) 比喻飘忽不定,未有定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唐· 李白《送友人》...
感物的意思:(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
感物的意思:(1).谓有感于怪异之事。《文选·班彪<王命论>》:“是以 王 武 感物而折契, 吕公 覩形而进女。” 李善 注:“《汉书》曰: 高祖 常从 王媪 、 武负 貰酒,时饮醉卧, 武负 、 王媪 见其上常有怪。”(2).见物兴感。 唐 韩愈 《荐士》诗:“念将决焉去,感物增恋嫪。”《诗刊》1977年第11期:“即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感物咏志耳。”(3).感动或感化他物。 汉 班固 《幽通赋》:“精通灵而感物兮,神动气而入微。”《后汉书·邳彤传》:“一夫荷戟大呼,则千里之将无不捐城遁逃,虏伏请降。自上...
干戈的意思:[释义](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 [构成]动宾式:干|戈 [例句]化干戈为玉帛。(作宾语)...
干戈的意思:[释义](名)泛指武器。比喻战争或动武。 [构成]动宾式:干|戈 [例句]化干戈为玉帛。(作宾语)...
亘古的意思:◎ 亘古 gèngǔ[since ancient times up to now] 整个古代;终古亘古通今,明鲜晦多。——鲍照《清河颂》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清· 梁启超《读陆放翁集》...
谷底的意思:比喻下降到的最低点;升降中的最低限度:产品销量大幅度下降,目前已跌至~。...
光阴的意思:◎ 光阴 guāngyīn[time] 明亮与阴暗,白昼与黑夜。指日月的推移。后世即用以表时间明月白露,光阴往来。——南朝梁· 江淹《别赋》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唐· 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过客的意思:◎ 过客 guòkè[passing traveller] 过路的人穰岁之秋,疏客必食。非疏骨肉,爱过客也,多少之实异也。——《韩非子·五蠹》...
海气的意思:(1).海面上或江面上的雾气。《汉书·武帝纪》:“朕巡 荆 扬 ,辑 江 淮 物,会大海气,以合 泰山 。” 唐 张子容 《永嘉即事寄赣县袁少府瓘》诗:“海气朝成雨,江天晚作霞。”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金山观月》词:“幽壑鱼龙悲啸,倒影景辰摇动,海气夜漫漫。” 清 周亮工 《钱塘江示王古直》诗:“海气喷江折, 吴 山搅 越 青。”(2).海上蜃气。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折射或反射,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的奇异幻景。 唐 骆宾王 《蓬莱镇》诗:“野楼疑海气,白鷺似江涛。”参见“ 海...
海国的意思:(1).近海地域。 唐 张籍 《送南迁客》诗:“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 宋 苏轼 《新年》诗之三:“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 清 何绍基 《沪上杂书》诗:“愁风闷雨人无寐,海国平分鬼气多。”(2).临海之国或海外之国。 明 何景明 《送宗鲁使安南》诗:“日月天门逈,星辰海国遥。” 清 卓尔堪 《题刘松年海岛图》:“ 中华 百货资百蛮,海国纷纷估客船。” 清 魏源 《寰海后》诗之九:“鹤尽羽书风尽檄,儿谈海国婢谈兵。”...
海波的意思:◎ 海波 hǎibō[hypo] 硫代硫酸钠,在摄影上作定影剂用...
江城的意思:临江之城市、城郭。 唐 崔湜 《襄阳早秋寄岑侍郎》诗:“江城秋气早,旭旦坐南闈。” 元 黄庚 《西州即事》诗:“一雨洗空碧,江城独倚楼。” 明 王錂 《春芜记·候约》:“只听得江城吹角,疎鐘下翠微。” 清 黄景仁 《舟中再迭前韵》:“江城雁带边声苦,泽国秋蒸海气腥。”...
近人的意思:◎ 近人 jìnrén(1) [moderns or contemporaries]∶近代的或现代的人(2) [one’s intimates]∶跟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近人不说远话...
惊飞的意思:◎ 惊飞 jīngfēi[rocket] 通常是抛射体以惊人的速度上升小野鸭惊飞过树顶...
经行的意思:◎ 经行 jīngxíng[follower of Buddhism go around a place for resting,etc.] 佛教徒因养身散除郁闷,旋回往返于一定之地叫“经行”雁荡经行云漠漠。—— 宋· 沈括《梦溪笔谈》...
旧时的意思:◎ 旧时 jiùshí[old times] 过去的时候;从前;昔时著我旧时裳。——《乐府诗集·陌上桑》旧时茅店社林边。——宋· 辛弃疾《西江月》旧时栏楯。——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雷门的意思:古代 会稽 (今 浙江 绍兴 )城门名。因悬有大鼓,声震如雷,故称。《汉书·王尊传》:“ 尊 曰:‘毋持布鼓过 雷门 !’” 颜师古 注:“ 雷门 , 会稽 城门也。有大鼓。 越 击此鼓,声闻 洛阳 ,故 尊 引之也。布鼓谓以布为鼓,故无声。” 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小官在吾兄根前,念《满庭芳》一闋,却似持布皷而过 雷门 ,岂不惭愧。” 清 沉起凤 《谐铎·隔牖谈诗》:“汝 吴 下 阿蒙 ,輒敢高持布鼓,过我 雷门 。”...
漫题的意思:信手书写的文字。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下》引 善继 柯古 《赠诸上人连句》:“漫题存古壁,怪画匝长廊。” 宋 贺铸 《清平乐》词:“丽句漫题双带,也愁繫住行云。”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 中国 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
暮雨的意思:傍晚的雨。 宋 柳永 《八声甘州》词:“对萧萧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许地山 《空山灵雨·爱底痛苦》:“暮雨要来,带着愁容的云片,急急飞避。”...
南岩的意思: 武当山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 年)重建,有宫殿、道房、亭台等大小房间150间,赐额“大圣南岩宫”,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大到460间。今存石殿,南天门,碑亭,两仪殿等建筑。南岩,又名“紫霄岩”,因它朝向南方,故称做南岩。它的全称是大圣南岩宫,是武当山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结合得最完美的一处。据记载,在唐朝,八仙之一的吕洞宾就曾在南岩修道,至...
青山的意思:◎ 青山 qīngshān[green hill] 长满绿色植物的山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秋高的意思:谓秋日天空澄澈、高爽。 唐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唐 陈润 《赋得秋河曙耿耿》:“晚望秋高夜,微明欲曙河。” 唐 翁承赞 《题壶山》诗:“秋高巖溜白,日上海波红。”...
秋风的意思:◎ 秋风 qiūfēng[autumn wind] 秋天的风...
三公的意思:(1).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周 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书·周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一说以司马、司徒、司空为三公。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序》。(2).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西汉 以丞相(大司徒)、太尉(大司马)、御史大夫(大司空)为三公, 东汉 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见《通典·职官一》。(3).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唐 宋 沿 东汉 之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但已非实职。(4).古代中央三种最高官衔的合称。 明 清 沿 周 制...
沙虫的意思:◎ 沙虫 shāchóng(1) [sandworm] 任何种居住在沙土内的多毛虫(2) 蛤虫(3) 拖拉虫(4) 筑造管道比沙工虫还小的一种帚毛虫属(Sabellaria)的蠕虫...
山容的意思:山的姿容。 唐 元稹 《和乐天重题别东楼》:“山容水态使君知,楼上从容万状移。” 宋 陆游 《即事》诗:“云起山容改,潮生浦面宽。” 明 袁宏道 《久雪忽晴喜而有作》诗:“柳态美如新櫛髮,山容亲似远归人。”...
戍鼓的意思:边防驻军的鼓声。 南朝 梁 刘孝绰 《夕逗繁昌浦》诗:“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謳。” 唐 杜甫 《月夜忆舍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明 刘基 《彭泽阻风》诗:“尘埃漠漠城笳怨,芦荻萧萧戍鼓愁。”...
题诗的意思:(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皿之上。 唐 高适 《人日寄杜二拾遗》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崔颢》:“后游 武昌 ,登 黄鹤楼 ,感慨赋诗。及 李白 来,曰:‘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顥 题诗在上头。’无作而去,为哲匠敛手云。” 清 金埴 《不下带编》卷二:“顷见一士题诗隣壁,甚佳。”(2).指所题写的诗句。 鲁迅 《南腔北调集·“连环图画”辩护》:“《你的姊妹》木刻七幅,题诗一幅。”...
王谢的意思:(1).六朝望族 王 氏、 谢 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 景 请娶於 王 谢 , 帝 曰:‘ 王谢 门高非偶,可於 朱张 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唐 刘禹锡 《乌衣巷》诗:“旧时 王 谢 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娄芳华》:“我家小娘子,出身矜贵,门楣 王 谢 ,甲第 金 张 。” 王闿运 《上征赋》:“仰 王 谢 之高风兮,夕余宿乎汝左。”(2).指 晋 王坦之 与 谢安 。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桓公 伏甲设...
吾道的意思:我的学说或主张。《论语·里仁》:“子曰:‘ 参 乎!吾道一以贯之。’” 唐 杜甫 《屏迹》诗之二:“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宋史·道学传二·杨时》:“ 顥 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章炳麟 《致陶柳二子书》:“闻 孙逸仙 亦倡是説,窃幸吾道不孤。”...
五马的意思:◎ 五马 wǔmǎ[official of a county] 太守的代称五马立踟蹰。——《乐府诗集·陌上桑》...
萧条的意思:◎ 萧条 xiāotiáo(1) [desolate;bleak]∶ 寂寥冷落;草木凋零四顾萧条。——宋· 姜夔《扬州慢》(2) [few]∶少我这样的行李萧条,未免叫他瞧不起。——《负曝闲谈》◎ 萧条 xiāotiáo[depression] 经济成长退缩经济萧条...
新晴的意思:天刚放晴;刚放晴的天气。 晋 潘岳 《闲居赋》:“微雨新晴,六合清朗。” 宋 秦观 《望海潮·洛阳怀古》词:“ 金谷 俊游, 铜驼 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清 黄遵宪 《养疴杂诗》之十:“竹外斜阳半灭明,捲帘欹枕看新晴。” 吴组缃 《山洪》十:“这是个新晴的极好天气。”...
行处的意思:(1).随处;到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元 汤式 《赏花时·戏贺友人新娶》套曲:“翠袖分香行处有,綵笔生花梦境熟。” 清 孙枝蔚 《雨》诗:“浮生怜物态,行处触长吟。”(2).走过的地方。 前蜀 韦庄 《叹落花》诗:“ 西子 去时遗笑靨, 谢娥 行处落金鈿。”...
岩壑的意思:(1).山峦溪谷。 南朝 宋 谢灵运 《酬从弟惠连》诗:“寝瘵谢人事,灭跡入云峯。巖壑寓耳目,欢爱隔音容。” 唐 卢纶 《太白西峰书怀》诗:“山明鸟声乐,日气生巖壑。” 明 王守仁 《登泰山》诗:“阳光散巖壑,秋容淡相辉。” 清 黄燮清 《十一月朔大雪》诗:“巖壑白浩浩,千里不可别。”(2).借指隐者的住所或隐者。 唐 岑参 《下外江舟中怀终南旧居》诗:“巖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宋 黄庭坚 《和答外舅孙莘老》诗:“少监巖壑姿,宿昔廊庙具。”...
岩谷的意思:亦作“嵒谷”。犹山谷。《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土鬱之发,巖谷震惊。”《南齐书·杜京产传》:“谓宜释巾幽谷,结组登朝,则嵒谷含懽,薜萝起抃矣。” 唐 张乔 《题玄哲禅师影堂》诗:“巖谷藏虚塔,江湖散学人。” 清 吴伟业 《赠王鉴明五十》诗:“桓荣抱诗书,拾梠逃巖谷。” 谢觉哉 《访广西的笔记三则》:“ 龙胜 完全是山区,入境,车即行岩谷中。”...
殷雷的意思:轰鸣的雷声。亦指大雷。 汉 王延寿 《鲁灵光殿赋》:“动滴沥以成响,殷雷应其若惊。” 晋 葛洪 《抱朴子·吴失》:“殷雷輷磕於龙潜之月,凝霜肃杀乎朱明之运。” 唐 温庭筠 《公无渡河》诗:“ 黄河 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清史稿·灾异志一》:“ 东莱 清岭 鸣声如殷雷。” 臧克家 《运河》诗:“晴天里铁锹闪起了电火,一串殷雷爆响在心窝。”...
雨昏的意思:阴雨时昏暗的天色。 唐 郑谷 《鹧鸪》诗:“雨昏 青草湖 边过,花落 黄陵庙 里啼。” 宋 张耒 《效李商隐》诗:“昨夜雨昏今朝朗,一番风雨一番愁。” 宋 陆游 《过修觉山不果登览》诗:“前日泛江时,雨昏失南色。”...
月峡的意思:亦作“ 月硤 ”。 明月峡 的省称。在 四川省 巴县 境。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其壁有圆孔,形若满月,故名。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公乃 月峡 先登, 瞿塘 直上。” 倪璠 注:“《后汉书·郡国志》: 巴郡 有 枳县 。注云:‘《华阳国志》有 明月峡 、 广德屿 者是也。’” 唐 卢照邻 《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乃 劒门 西拒, 邛关 南望。星桥对斗,像牛汉之秋横; 月硤 縈城,疑兔轮之晓落。” 唐 杜甫 《奉赠射洪李四丈》诗:“东征下 月峡 ,掛席穷海岛。” 仇兆鳌 注引 李膺...
中原的意思:◎ 中原 zhōngyuán(1) [central plains (comprising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Huanghe River)]∶指黄河中下游地区 北定中原。——诸葛亮《出师表》北虏僭盗中原。——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2) [plain]∶平原;原野...
醉酒的意思:◎ 醉酒 zuìjiǔ[drunk;tipsy;intoxicated] 喝醉了酒的状态老年人们在贫民窟中以睡眠消除醉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