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白石道者栖于洪岩以石为粮先朝敬爱之赐予之物甚盛一日主僧持来郡斋因获恭览叹仰之馀偶成拙句二首(其一)赏析

白石道者栖于洪岩以石为粮先朝敬爱之赐予之物甚盛一日主僧持来郡斋因获恭览叹仰之馀偶成拙句二首(其一)

宋 · 吴芾
高僧隐青山,宴坐咀白石。
不知几何年,人犹访遗迹。
顾我顽钝姿,但知能肉食。
回首仰高风,扪心有惭色。

注释

高僧:修行的高人。
青山:青翠的山。
宴坐:静坐冥想。
白石:洁白的石头,可能象征清心寡欲。
几何年:多少年。
遗迹:遗留的痕迹或遗址。
顽钝姿:愚笨迟钝的资质。
肉食:指日常生活中的饮食。
高风:高尚的品格或精神。
惭色:羞愧的表情。

翻译

高僧隐居在青翠的山中,静坐品味着白石。
岁月无从知晓,人们仍然前来探寻他的遗迹。
看看我这愚笨迟钝的资质,只知道满足于吃肉的生活。
回望过去,仰慕他的高尚风范,扪心自问,满面羞愧。

鉴赏

这是一首描写高僧生活的诗歌。诗中的“高僧隐青山,宴坐咀白石”表达了高僧独居于青山之中,以白石为伴,宴坐其中,享受着超然世外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隐”字有隐居的意思,而“宴坐咀白石”则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沉醉和敬畏。

接下来的两句,“不知几何年,人犹访遗迹”,表明高僧已经生活在这片山中多年,以至于时间变得模糊不清,而后人依然会来到这里寻找他的遗迹。这反映出高僧的名声和影响力,即便是过了很久之后,人们仍旧怀念他,想要追寻他的足迹。

“顾我顽钝姿,但知能肉食”则是诗人自谦之词,表达自己与高僧相比显得愚钝,只知道如何去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如吃肉等。这两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高僧的修为和自己的凡俗。

最后,“回首仰高风,扪心有惭色”则是诗人在回顾高僧的生活时,感到一种自愧不如的情绪。这里“仰高风”指的是对高僧那种超脱尘世、崇高精神境界的仰望,而“扪心有惭色”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反省和悔悟。

整首诗通过对比高僧与自己的生活,表现出了诗人对于高僧那种清高脱俗的生命状态的向往和赞赏,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我反省的忧郁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