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赦书
宋 · 黄庶
诏书一尺洗寰瀛,舒卷雷霆万物惊。
天祇无私均雨露,地缘强半是榛荆。
人间疾苦言堪疗,塞外豺狼腹未盈。
不是朝廷用桑孔,丁宁浑只念苍生。
天祇无私均雨露,地缘强半是榛荆。
人间疾苦言堪疗,塞外豺狼腹未盈。
不是朝廷用桑孔,丁宁浑只念苍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诏书:皇帝的命令文书。寰瀛:指天下,全世界。
雷霆:比喻帝王的威严或力量。
祇:古时对神的尊称。
榛荆:野生的荆棘,象征艰难环境。
疾苦:困苦、苦难。
豺狼:比喻凶恶的人。
桑孔:古代贤臣,以桑树比喻其品德高尚。
丁宁:叮嘱,关怀。
苍生:百姓,泛指民众。
翻译
皇帝的诏书如洗涤天地的巨浪,翻腾间震撼世间万物。上天公正无私,均匀地降下雨水和阳光,但大地却多是荆棘丛生。
人间的疾苦之言能疗愈人心,边塞的豺狼尚未饱食,仍需警惕。
并非朝廷只依赖桑孔(古代贤臣),而是时刻关心黎民百姓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名为《读赦书》,作者黄庶是宋代文人。诗中通过描绘皇帝颁布赦令的宏大场景,展现了权力的威严和公正。"诏书一尺洗寰瀛"形象地写出赦书的影响力,仿佛能洗涤世间万物,带来震惊的效果。接着诗人指出上天公平地降下雨露,但人间仍有疾苦,暗示赦令旨在缓解百姓的苦难。"塞外豺狼腹未盈"暗指边疆的不安定,但也表达了对统治者希望他们关注民生,而非仅满足于自身的安宁。最后两句"不是朝廷用桑孔,丁宁浑只念苍生",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君主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疾苦的期望。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作者对于社会公正与人民福祉的深深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