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二)
买得溪山犹是错,往来杖屦却成忙。
鉴赏
这首诗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克己所作,名为《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二)。诗中描绘了诗人面对生活的闲适与忙碌之间的微妙平衡。
首句“刁骚短发半垂黄”,形象地勾勒出诗人的外貌特征,以“刁骚”形容头发的稀疏,以“半垂黄”描绘出岁月在诗人头上的痕迹,展现出一种历经沧桑的风骨。
次句“深觉闲中气味长”,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深刻感悟。这里的“气味”并非指嗅觉上的味道,而是比喻生活中的情调、韵味或心境。诗人通过“深觉”二字,强调了对这种闲适生活的深刻体会和珍视。
接着,“买得溪山犹是错”,这一句看似矛盾,实则蕴含哲理。诗人或许是在感叹,即便得到了自然美景,也未必能完全满足内心的追求。这可能暗含着对物质与精神追求之间关系的思考,即物质的拥有并不能完全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往来杖屦却成忙”,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自然间行走时的景象,表达了即使在看似悠闲的状态下,内心也可能因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而感到忙碌。这里的“杖屦”指的是手杖和鞋子,象征着行走在自然之中的行动,而“却成忙”则暗示了即使在最自然、最放松的时刻,心灵也可能因为对美的追求而变得活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闲适与忙碌、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自然中寻找内心平静的追求。
词语解释
刁骚的意思:(1).头发稀落貌。 宋 欧阳修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诗之三:“休把青铜照双鬢, 君謨 今已白刁骚。” 金 元好问 《麋鹿图》诗:“白髮刁骚一秃翁,尘埃无处避西风。” 元 无名氏 《鸳鸯被》楔子:“白髮刁骚两鬢侵,老来灰尽少年心。”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沉去矜卷子》:“江山餘战伐,髮鬢剩刁骚。”(2).形容説话断断续续。 明 陈所闻 《川拔棹·六十新春述怀》曲:“看俺这曲脊虾腰,手颤头摇,言语刁骚。”...
短发的意思:(1).稀少的头发。指老年。 唐 杜甫 《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随肩趋刻漏,短髮寄簪缨。” 宋 张孝祥 《念奴娇·过洞庭》词:“短髮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宛新彬 等注:“短髮,稀髮。”(2).短头发。(3).断发。剪短头发。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宁寺》:“短髮之君,无杼首之貌;文身之民,禀蕞陋之质。” 周祖谟 校释:“短髮者,即断髮也,与文身为对文。”...
气味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鼻子可以闻到的味儿。 (2) (名)比喻性格和志趣(多含贬义)。这两个家伙气味相投。(作主语) [构成]偏正式:气(味...
往来的意思:[释义](1) (动)基本义:去和来。 (2) (动)互相访问;交际。 [构成]并列式:往+来 [例句]你们要时常往来。(作谓语)...
犹是的意思:(1).由此。犹,通“ 由 ”。 汉 刘向 《列女传·王章妻女》:“ 章 上封事言 凤 不可任用……天子不忍退 凤 , 章 犹是为 凤 所陷。” 三国 魏 嵇康 《与吕长悌绝交书》:“足下篤意,遂成大好。犹是许足下以至交。”(2).还是。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 蜀 食井盐,如仙井 大寧 犹是大穴。” 明 胡应麟 《诗薮·近体下》:“初 唐 絶句精巧,犹是六朝餘习。”...
杖屦的意思:(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礼记·曲礼上》:“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撰杖屨,视日蚤莫,侍坐者请出矣。” 郑玄 注:“撰犹持也。” 孔颖达 疏:“撰杖屨者,则君子自执杖,在坐著屨。”《旧唐书·宦官传·杨复恭》:“詔 復恭 致仕,赐杖屨。”(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唐 杜甫 《咏怀》之二:“南为 祝融 客,勉强亲杖屨,结託老人星, 罗浮 展衰步。” 仇兆鳌 注:“ 卢 注: 衡山 有 祝融峯 , 董鍊师 在焉,故思一亲其杖屨。”...
中气的意思:(1).古代历法以太阳历二十四气配阴历十二月,阴历每月二气:在月初的叫节气,在月中以后的叫中气。如立春为正月节气,雨水为正月中气。《逸周书·周月》:“闰无中气,斗指两辰之间。” 南朝 宋 鲍照 《征北世子诞育上表》:“伏承王子,以中气正月,钟灵纳和。” 唐 白居易 《酬牛相公<宫城早秋寓言>见示兼呈梦得》:“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2).中和之气。 唐 白居易 《中和节颂》:“吉辰伊何,号为中和。和维大和,中维大中。以畅中气,以播和风。” 唐 皎然 《答郑方回》诗:“高秋日月清,中气天地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