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堂室中闲题
秋色老著树,夕阳明在山。
高崖泉落响,远汉鸟飞还。
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逯昶的《月堂室中闲题》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画面。首句“清心投静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对静谧环境的向往,他将自己的心灵投入寂静的禅堂之中。接下来,“童子启云关”暗示了环境的幽深,连童子开启的门扉也仿佛是通往仙境的云门。
“秋色老著树”描绘了秋天的景色,落叶满枝,树木似乎被岁月深深染上了秋意。而“夕阳明在山”则进一步渲染了傍晚时分的宁静,夕阳余晖洒在山峦之上,增添了画面的温暖和静谧。
“高崖泉落响”通过泉水从高崖跌落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的和谐与动态美,与前文的静寂形成对比,增添了听觉的享受。最后一句“扰扰红尘里,无如僧最闲”,诗人将尘世的纷扰与僧人的悠闲生活相对照,表达了对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以写景抒怀,寓情于景,展现出诗人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红尘喧嚣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明代士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脱的精神风貌。
词语解释
红尘的意思:[释义](名)旧指繁华的社会,也泛指人世间。 [构成]偏正式:红(尘 [例句]看破红尘。(作宾语)...
静室的意思:(1).古代天子行幸,对所居宫室先派人清扫和检查,以保持洁净并防止意外。《后汉书·杨秉传》:“王者至尊,出入有常。警蹕而行,静室而止。” 李贤 注:“静室谓先使清宫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夫帝王之居……静室而后息驾,皆所以显至尊,务戒慎,垂法教也。”(2).清静的屋子。《北史·列女传·郑善果母崔氏》:“静室端居,未尝輒出门閭。”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其时,山最幽僻,游者絶稀,惟 扬州 商人,构静室数间,春秋一到而已。” 鲁迅 《彷徨·伤逝》:“可惜的是我没有一间静室。 子君 又没有先...
秋色的意思:◎ 秋色 qiūsè(1) [autumn]∶一种中常橄榄棕色,它比一般橄榄棕色稍暗,且稍稍绿些(2) [autumn scenery]∶秋天的景色秋色宜人...
扰扰的意思:◎ 扰扰 rǎorǎo[be thrown into confusion] 形容纷乱的样子绿云扰扰,梳晓鬟也。——唐· 杜牧《阿房宫赋》...
童子的意思:◎ 童子 tóngzǐ(1) [child;lad](2) 未成年的人童子六七人。——《论语·先进》彼童子之师。——唐· 韩愈《师说》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3) 童生,明清科举,凡中举以前,不论年龄大小,皆称童生操童子业。——《聊斋志异·促织》...
无如的意思:◎ 无如 wúrú[however] 无可奈何今天想回去,无如未买着票...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阳明的意思:(1).阳光。《汉书·孔光传》:“臣闻日者众阳之宗,人君之表,至尊之象。君德衰微,阴道盛彊,侵蔽阳明,则日蚀应之。”(2).光明。《后汉书·五行志二》:“或以为凤皇阳明之应,故非明主,则隐不见。” 唐 韩愈 《题炭谷湫祠堂》诗:“万生都阳明,幽暗鬼所寰。”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币》:“ 世皇 尝以钱币问太保 刘文贞公 ,公曰:‘钱用於阳,楮用於阴。华夏,阳明之区;沙漠,幽阴之域。今陛下龙兴朔漠,君临中夏,宜用楮币。’”(3).指和蔼温顺的秉性。 清 方苞 《书直隶新安张烈妇荆氏行实后》:“天地之...
远汉的意思:指遥远的天河。 宋 葛长庚 《贺新郎·赠林紫元》词:“月插青螺髻。柳梢头、夕阳荏苒,西风摇曳。数粒苍山黏远汉,树色烟光紫翠。”...
云关的意思:云雾所笼罩的关隘。 南朝 齐 孔稚珪 《北山移文》:“扃岫幌,掩云关,歛轻雾,藏鸣湍。” 唐 李白 《游泰山》诗之三:“平明登 日观 ,举手开云关。” 明 陈子龙 《陟桐岩岭》诗:“千盘上风磴,百折启云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