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行第九十
宋 · 文天祥
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荆棘暗长原,子规昼夜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浮云:比喻不可捉摸或变化无常的事物。暮:傍晚。
南征:向南移动。
我马:指诗人的坐骑。
向北嘶:向着北方发出嘶鸣声。
荆棘:多刺的植物,象征困难或险阻。
暗长原:茂密生长在原野上的荆棘。
子规:杜鹃鸟的别称,叫声凄凉。
昼夜啼:不分白天黑夜地啼叫。
翻译
傍晚时分,浮云往南方飘去,我的马儿向北方嘶鸣。荆棘丛生的原野上,杜鹃鸟不分日夜地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北方的旅途中所遭遇的情景。"浮云暮南征,我马向北嘶"表达了一种孤独和凄清的情感,浮动的云彩预示着夜幕即将降临,而诗人的马儿则向北嘶叫,似乎在反映主人公内心的不安与悲凉。"荆棘暗长原"形象地展现了荒凉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旅途,而"子规昼夜啼"则透露出一种哀伤之声,子规(即杜鹃)在白天黑夜不停歇地啼叫,与诗人的心境相呼应,共同营造出一幅凄美而寂寞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声音的捕捉,不仅传达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感,而且也反映出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时代背景。文天祥作为南宋末年的爱国主义者,作品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坚定的意志,此诗亦不例外,它在凄凉中透露出一丝沉郁之美,是对艰难时世的一种艺术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