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孤竹吟赏析

孤竹吟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我行踰万里,徬徨思故乡。
黄鹄虽失所,不从燕雀翔。
驾言登孤竹,东北望边疆。
惊沙如白雪,杀气为严霜。
游子一何微,落叶同飘飏。
独智世不容,接舆久徉狂。
神龙为蟭螟,白刃莫能伤。
大义劫天下,汤武诚不祥。
夷齐忧无臣,叩马空忼慷。
白日何昭昭,浮云复茫茫。
吁嗟命之衰,挥涕归首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屈大均的《孤竹吟》,表达了作者身处乱世,漂泊远方,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以黄鹄自比,虽然失去栖息之处,但仍不愿与世俗小人同流合污,体现出诗人的高洁情操。他登上孤竹山,遥望北方边疆,描绘出战争带来的沙尘如雪、杀气森然的景象,寓言自己如同落叶般飘摇不定。

诗人感叹自己的微小和孤独,如同接舆那样佯狂避世,但又坚韧如神龙,即使面临白刃加身也不畏惧。他认为,像商汤伐桀、武王伐纣这样的大义之举,表面上看似不祥,实则是为了拯救天下苍生。诗人以伯夷、叔齐自比,忧虑没有忠臣的时代,他们的忠诚和清高在现实中显得徒劳,只能在叹息中回归隐居的首阳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象征和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自我坚守的决心,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