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何参政所藏七贤图
士风巳随习俗变,尽舍仁义谈纵衡。
遂使栖栖七君子,独着儒服令人惊。
胸中岂有经济具,眼底厌看龙蛇争。
大山长谷便同往,不独隐迹兼隐名。
由来贫贱足闲适,岂必浊世干浮荣。
两生不来汉仪简,四老既去秦运倾。
宁知贤人慎出处,能与国家关重轻。
况今作者巳云七,束帛合向丘园徵。
君不见旁求良弼到版筑,一说能令商道兴。
注释
黄尘:战乱中的尘土。四海:天下。
栖栖:忧虑不安的样子。
儒服:儒家学者的传统服装。
经济:治国经邦的才能。
龙蛇:比喻朝堂上的权臣或斗争。
版筑:古代建筑用的工具,借指平民百姓。
商道:商业运营之道。
翻译
黄尘弥漫遮蔽了日月光辉,十年间天下频繁征战不停。士人的风气已随时代变迁,抛弃了仁义只谈权谋斗争。
于是让那七个忧心忡忡的君子,身着儒服的他们令人震惊。
他们胸中哪有治国平天下的才能,只厌倦了龙蛇般的朝堂纷争。
即使生活在深山大谷,他们追求的是隐居避世,连名字也隐藏起来。
自古贫贱之人也能享受清闲,哪里一定要在乱世追求虚名浮利。
汉朝衰落不再简朴,秦朝灭亡后运势已倾覆。
谁能料到贤人如此谨慎选择出处,他们的行动关乎国家的兴衰。
如今才子已经寥寥无几,应征入仕的名单上只剩七人。
你没看到吗?寻求贤良辅佐的人,一席话就能振兴商业之道。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谢肃创作的,名为《题何参政所藏七贤图》。诗中通过描绘七位贤士隐居山林、遵循儒家道德生活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当世乱象的不满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黄尘欲蔽日月明,十年四海横戈兵。
开篇两句描绘了一片战乱的景象,黄尘代表着战争的混沌与污浊,日月被遮掩,暗示光明正义被战争所蒙蔽。十年四海横戈兵,则是说战争连绵不断,国土四周都布满了兵戈。
士风巳随习俗变,尽舍仁义谈纵衡。
这两句指出士人(知识分子)的风气已经随着世俗的变化而改变,原本应守护的仁义道德被抛弃,只追求权谋和利益的平衡。
遂使栖栖七君子,独着儒服令人惊。
由于上述原因,这些原本应该是士人楷模的七位贤士,如今却只能隐居山林,他们穿着儒生的衣饰,在乱世中显得格外突出,让人感到惊讶。
胸中岂有经济具,眼底厌看龙蛇争。
诗人质疑这些隐逸之士是否在内心还保留着治国安邦的经济学说,但他们的眼里只看到的是权力斗争和利益争夺,感到极度厌倦。
大山长谷便同往,不独隐迹兼隐名。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些贤士的理解,他们不仅隐匿自己的踪迹,更隐匿了自己的名字,彻底与世隔绝。
由来贫贱足闲适,岂必浊世干浮荣。
作者认为自古以来,不以贫贱为苦恼,而是安于清贫,何须在污浊的世界中追求浮华的荣耀?
两生不来汉仪简,四老既去秦运倾。
这两句通过历史事件表达了对当世的无奈和失望。两生的“不来”指的是汉代以来治国理念的缺失;而“四老既去”则是说秦朝以后,那些贤者们已经离去,国家运势也随之倾覆。
宁知贤人慎出处,能与国家关重轻。
诗人感叹,只有真正的贤士才会谨慎地选择自己的出路,他们能够理解国家的沉重和世事的轻重,这份理解不是一般人所能及。
况今作者巳云七,束帛合向丘园徵。
“况今”表明转换话题,诗人提到自己已经年迈,像是云游四海的仙士,而这些贤士们则聚集在一处的山园中追忆往昔。
君不见旁求良弼到版筑,一说能令商道兴。
最后两句通过对比,表明那些寻找良师(良弼)的学者,其实都来到了这片隐逸之士聚集的山林之中,他们一旦得闻贤士们的教诲,便能够使商道(商君之道,即儒家之道)重新兴盛。
整个诗篇通过对七位贤士隐居生活的描绘,抒发了对乱世的不满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当下社会、政治状况的深切关怀。
词语解释
版筑的意思:◎ 版筑 bǎnzhù[a method of building walls by stamping earth between board frames] 指筑土墙,即在夹版中填入泥土,用杵夯实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孟子·告子下》...
蔽日的意思:遮蔽日光。《楚辞·九章·涉江》:“山峻高以蔽日,下幽晦以多雨。”《旧唐书·刘迺传》:“干霄蔽日,诚巨树也,当求尺寸之材,必后於椓杙。”《花月痕》第八回:“﹝寺院﹞门前古槐两树,蔽日参天。”...
不来的意思:(1).不归。《诗·小雅·采薇》:“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朱熹 集传:“来,归也。”(2).逸诗《貍首》的别称。因貍一名不来,故称。《汉书·郊祀志上》:“后五十年, 周灵王 即位。时诸侯莫朝 周 , 萇弘 乃明鬼神事,设射《不来》。”按《史记·封禅书》作“设射《貍首》”。 裴骃 集解引 徐广 曰:“貍,一名不来。”...
不见的意思:◎ 不见 bùjiàn(1) [do not see;do not meet]∶不曾相见老哥俩可有日子不见了(2) [be lost;be missing]∶[东西]见不着;丢失一辆新自行车转身就不见了...
不独的意思:◎ 不独 bùdú[not only] 连词。不但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鲁迅《祝福》...
出处的意思:[释义](名)事物所由来的地方,侧重指引文或典故的根源。 [构成]偏正式:出(处 [例句]查一下这条成语的出处。(作宾语)[同义]来源...
大山的意思:泰山。《墨子·非攻中》:“北而攻 齐 ,舍於 汶上 ,战於 艾陵 ,大败 齐 人,而葆之 大山 。” 孙诒让 间诂引 苏时学 云:“ 大山 即 泰山 。”《庄子·盗跖》:“ 盗跖 乃方休卒徒 大山 之阳。”...
独着的意思:特别著称。《新唐书·郭子仪传赞》:“及 光弼 等畏偪不终,而 子仪 完名高节,烂然独著,福禄永终,虽 齐桓 、 晋文 比之为褊。” 金 元好问 《张遵古墓碣铭》:“文士过门,接其餘论以自裨益,故时誉独著。”...
浮荣的意思:虚荣。 晋 殷仲文 《南州桓公九井作》诗:“岁寒无早秀,浮荣甘夙殞。” 唐 顾况 《赠僧》诗之二:“更把浮荣喻生灭,世间无事不虚空。” 宋 范仲淹 《与工部同年书》:“以此不如知足乐道,浮荣岂足道哉。” 明 刘基 《满江红·次韵和石末元帅》词:“过眼浮荣胡蝶梦,縈身薄宦猩猩屐。”...
戈兵的意思:兵器。亦代指战争。《易·说卦》:“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管子·心术下》:“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於戈兵。” 唐 殷尧藩 《署中答武功姚合》诗:“全家笑无辱,曾不见戈兵。” 清 顾炎武 《洛阳》诗:“詎忘修礼乐,何计偃戈兵。”...
国家的意思:[释义](1) (名)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的暴力组织;主要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组成。 (2) (名)指一个国家的整个区域。 [构成]并列式:国+家 [例句]国家有大有小。(作主语)[同义]国度...
汉仪的意思:汉 官威仪。泛指 中国 礼仪制度。 唐 李白 《赠张相镐》诗:“庶同 昆阳 举,再覩 汉 仪新。”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文非文,史非史,譬夫 乌孙 造室,杂以 汉 仪,而刻鵠不成,反类於鶩者也。” 明 高启 《奉天殿进<元史>》诗:“书成一代存 殷 鉴,朝列千官备 汉 仪。” 孙中山 《大总统告海陆军士文》:“﹝ 文 ﹞赖国人之力,得返故土,重覩 汉 仪。”参见“ 汉官威仪 ”。...
横戈的意思:把戈横拿着。多指作战。 唐 杜甫 《别唐十五诫因寄礼部贾侍郎》诗:“胡星坠 燕 地, 汉 将仍横戈。”《旧唐书·马璘传》:“ 璘 独率所部横戈而出入贼阵者数四,贼因披靡溃去。” 明 刘基 《辛卯仲冬雨中作》诗之二:“中原豺虎正横戈,天寒风急奈尔何?” 鲁一同 《重有感》诗:“清酒 黄龙 约屡讹, 珠江 瘴海日横戈。”...
黄尘的意思:(1).黄色的尘土。《后汉书·马融传》:“风行云转,匈礚隐訇,黄尘勃滃,闇若雾昏。” 唐 王昌龄 《塞下曲》之二:“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鲁迅 《华盖集续编·马上日记》:“少顷,看见大路上黄尘滚滚,一辆摩托车驰过。”(2).比喻俗世;尘世。 唐 聂夷中 《题贾氏林泉》诗:“岂知黄尘内,迥有白云踪。” 明 高启 《江上晚眺图》诗:“观图忽起沧洲想,身堕黄尘又几年。” 清 周亮工 《有感寄舍弟靖公暨唐肯堂》诗:“看尽黄尘迷不得,相期破衲老江滨。”(3).犹黄泉。 清 蒋士铨 《空谷香·怀香》:...
经济的意思:[释义](1) (名)经济学上指社会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活动(基本义)。 (2) (名)个人生活用度。他家经济比较宽裕。(作主语) (3) (形)用较少的人力、物力、时间获得较大的成果。作者用非常经济的笔墨写出了这一场复杂的斗争。(作定语) (4) (动)〈书〉治理国家。 (5) (形)对国民经济有利或有害的。经济作物。(作定语)〈外〉日语。 [构成]并列式:经+济 [同音]经纪、惊悸...
君子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地位高的人,后来指人格高尚的人。 [构成]偏正式:君(子 [例句]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作定语)...
两生的意思:汉 初, 叔孙通 为 刘邦 定朝仪,使征 鲁 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 叔孙通 所为不合于古。 叔孙通 笑其为真鄙儒,不知时变。后以“两生”喻指熟谙礼乐典籍而不知权变的人。 元 欧阳玄 《静修先生画象赞》:“於 裕皇 之仁,而见不可留之四皓;以 世祖 之略,而遇不能致之两生。”参阅《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良弼的意思:犹良佐。《书·说命上》:“恭默思道,梦帝賚予良弼,其代予言。” 孔 传:“梦天与我辅弼良佐,将代我言政教。” 唐 杨炯 《中书令薛振行状》:“ 文王 协於朕卜,迎 太公 於 渭水 ; 高宗 求於朕梦,得良弼於 傅巖 。” 明 刘基 《巫山高》诗:“君不见, 商王 梦中得良弼, 傅巖 之美今安匹!”...
令人的意思:◎ 令人 lìngrén[cause people;make one] 使人令人发指令人兴奋...
龙蛇的意思:◎ 龙蛇 lóngshé[dragons and snakes] 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年四的意思:年四读音:nián sì 意思:陕西话,意思是去年。例:“饿年四在北京耍美了”“我去年在北京玩的很好” ...
旁求的意思:四处征求;广泛搜求。《书·太甲上》:“旁求俊彦,启迪后人,无越厥命以自覆。” 汉 孔融 《荐祢衡表》:“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唐 聂夷中 《燕台》诗之一:“何必驰凤书,旁求向林野。” 清 王夫之 《南岳赋》:“忠诚旁求而鹊起,黄门经始而鸟革。”...
贫贱的意思:[释义](形)指贫穷而社会地位低下。 [构成]并列式:贫+贱 [例句]生活地位贫贱。(作谓语)[反义]富贵...
栖栖的意思:亦作“栖栖”。1.忙碌不安貌。《诗·小雅·六月》:“六月栖栖,戎车既飭。” 朱熹 集传:“栖栖,犹皇皇不安之貌。”《论语·宪问》:“ 丘 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而乃自西徂东,席不暇温,欲慕 孔 墨 栖栖之事。” 唐 姚合 《武功县中作》诗之十五:“谁念东山客,栖栖守印床。” 宋 王安石 《哭梅圣俞》诗:“栖栖 孔 孟 葬 鲁邹 ,后始卓犖称 軻丘 。” 黄节 《沪江重晤秋枚》诗:“重逢莫作蹉跎语,正为栖栖在乱离。”(2).孤寂零落貌。 唐 白居易 《胶漆...
岂必的意思:犹何必。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必。 清 顾樵 《秋夜柬顾茂伦》诗:“哀乐境所遇,岂必 雍门 琴!” 清 魏源 《游山吟》之六:“倚天拔地自雄放,岂必面目同员方!”...
丘园的意思:(1).家园;乡村。《易·贲》:“六五,賁于丘园,束帛戔戔。” 王肃 注:“失位无应,隐处丘园。” 孔颖达 疏:“丘谓丘墟,园谓园圃。唯草木所生,是质素之所。”后以“丘园”指隐居之处。 汉 蔡邕 《处士圂叔则铭》:“洁耿介於丘园,慕七人之遗风。”《旧唐书·刘黑闼传》:“天下已平,乐在丘园为农夫耳。起兵之事,非所愿也。”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羣荐不入官,丘园从所好。”(2).指隐逸。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臣知其忠,然非是丘园之贤,道德之茂。”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
仁义的意思:[释义](形)〈方〉性情和蔼,通情达理。 [构成]并列式:仁+义 [例句]这个人很仁义。(作谓语)[反义]霸道...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儒服的意思:(1).古代儒者的服饰。《礼记·儒行》:“ 鲁哀公 问於 孔子 曰:‘夫子之服,其儒服与?’ 孔子 对曰:‘ 丘 少居 鲁 ,衣逢掖之衣。长居 宋 ,冠章甫之冠。 丘 闻之也,君子之学也博,其服也乡。 丘 不知儒服。’” 郑玄 注:“逢,犹大也。大掖之衣,大袂襌衣也。”《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子路 后儒服委质,因门人请为弟子。”(2).泛指读书人的服装。 清 卓尔堪 《从军行》:“上堂仍儒服,未忍换戎装。” 丁玲 《母亲》:“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个凤冠霞帔的老太太,而这里是一个儒服儒巾的少...
山长的意思:(1). 唐 、 五代 时对山居讲学者的敬称。如 唐 代刺史 孙丘 于 阆州 古 台山 置学舍,延 尹恭初 为山长; 五代 蒋维东 隐居 衡岳 ,受业者称 蒋 为山长。事见 宋 马永易 《实宾录》卷十一。 宋 元 时为官立书院置山长,讲学兼领院务; 明 清 时改由地方聘请。 清 末改书院为学堂,山长之制乃废。 宋 范成大 《代儿童立春门贴诗》之三:“盛族推山长,修龄号櫟翁。” 元 吴养浩 《象山山长岳仲远美任》诗:“雅有 岳山长 ,三年今在兹。”《文明小史》第二二回:“﹝总办﹞本是郎中放的...
商道的意思:通商的道路。 左齐 《南泥湾屯垦·安营扎寨》:“这条山沟,从前有通往 临镇 、 宜川 的商道。”...
世干的意思:经世之才。《魏书·崔秉传》:“长子 忻 ,字 伯悦 ,有世干。”...
士风的意思:(1).士大夫的风度。《南史·江夷传》:“稍歷军校,容表有士风。”(2).士大夫的风气。 唐 白居易 《祭中书韦相公文》:“惟公世禄官业,家行士风,茂学清词,冲襟弘度。” 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晏元献》:“《西清诗话》云:‘ 元献 初罢政事,守 亳社 ,每嘆士风彫落。’” 明 黄绾 《明道编》卷四:“使官箴日败,风俗日坏;使君子无以自立,良善无以安生,生民日困而莫之救。士风之弊,政化之蠹,莫甚於此。” 太平天囯 洪仁玕 《英杰归真》:“粤稽古昔,其设科拔擢,亦有制定章程,第名实不符,士风日...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束帛的意思:捆为一束的五匹帛。古代用为聘问、馈赠的礼物。《易·贲》:“束帛戔戔。”《周礼·春官·大宗伯》“孤执皮帛” 汉 郑玄 注:“皮帛者,束帛而表以皮为之。” 贾公彦 疏:“束者十端,每端丈八尺,皆两端合卷,总为五匹,故云束帛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是以明主旅束帛於穷巷……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 唐 元稹 《阳城驿》诗:“何以持为聘?束帛藉琳球。”《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二年》:“今优人一谈一笑称旨,往往赐束帛、万钱、锦袍、银带,彼战士见之,能不觖望?”...
四老的意思:四位老人。指 商山 四皓。 唐 张说 《赠崔公》诗:“我闻 西汉 日,四老 南山 幽。” 唐 杜牧 《题商山四皓庙一绝》:“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 刘 是灭 刘 。” 金 萧贡 《汉歌》:“三杰相须立人纪,四老仍来安太子。”参见“ 四皓 ”。...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习俗的意思:◎ 习俗 xísú[custom;convention] 风俗习惯文化习俗...
贤人的意思:◎ 贤人 xiánrén[a person of virtue] 德才兼备的人自古贤人。——《史记·魏公子列传》明阴洞阳,贤哲罕穷其数。——《西游记》...
闲适的意思:◎ 闲适 xiánshì[leisurely and comfortable] 清闲安适...
胸中的意思:心中。多指人的思想境界或精神状态。《孟子·离娄上》:“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史记·苏秦列传》:“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彊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相当而胜败存亡之机固已形於胸中矣。” 明 王守仁 《泛海》诗:“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脸上一团正气,胸中自然是一片至诚。”...
眼底的意思:◎ 眼底 yǎndǐ(1) [the bottoms of eyes]∶用某种器械通过瞳孔所能观察到的眼内构造。如:脉络膜、视网膜、视神经乳头等(2) [right before one’s eyes]∶眼前;眼里登楼一望,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一说的意思:进言或劝说一次。《战国策·秦策三》:“始时 吕尚 之遇 文王 也,身为渔父而钓於 渭阳 之滨耳。若是者交疏也。已一説而立为太师载与俱归者,其言深也。”《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论》:“然而 刘敬 脱輓輅一説,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 南朝 梁简文帝 《舌赋》:“ 陆 有千金之富, 周 为一説之功。”(1).一种言论、学说或说法。 汉 班固 《白虎通·五祀》:“一説,户以羊,灶以雉,中霤以豚,门以犬,井以豕。” 宋 曾巩 《刘向<新序>叙》:“其教既明,其政既成之后,所守者一道,所传者一説而已。”《朱子...
隐迹的意思:见“ 隐跡 ”。亦作“隐蹟”。隐藏踪迹。指隐居。《后汉书·方术传下·郭玉》:“弟子 程高 寻求积年,翁乃授之。 高 亦隐跡不仕。”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叶法善》:“汝当辅我 睿宗 及 开元 圣帝,未可隐跡山巖,以旷委任。” 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由来的意思:◎ 由来 yóulái(1) [origin](2) 事情发生的原因(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由来已久...
与国的意思:盟国;友邦。《管子·八观》:“与国不恃其亲,而敌国不畏其彊。”《史记·项羽本纪》:“ 项梁 曰:‘ 田假 为与国之王,穷来从我,不忍杀之。’” 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相与交善为与国,党与也。”《资治通鉴·魏元帝景元四年》:“ 汉 主使羣臣会议,或以 蜀 之与 吴 ,本为与国,宜可奔 吴 。” 邹韬奋 《国际形势与中国抗战》:“他们终不能认清敌与友的区分,把任何国家都看作‘与国’,结果是得不到一个‘与国’!”...
月明的意思:(1).月光明朗。 唐 白居易 《崔十八新池》诗:“见底月明夜,无波风定时。” 元 袁士元 《和嵊县梁公辅夏夜泛东湖》:“小桥夜静人横笛,古渡月明僧唤舟。”《水浒传》第九回:“两个教头在月明地上交手。”(2).指月亮;月光。 唐 李益 《从军北征》诗:“磧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明 寓山居士 《鱼儿佛》第一出:“白苹红蓼緑簑衣,青海滩头一钓磯。只恐夜静水寒鱼不饵,满船空载月明归。”...
重轻的意思:(1).谓加重刑于轻罪。《商君书·去强》:“行刑重轻,刑去事成,国强;重重而轻轻,刑至事生,国削。”(2).指重与轻、高与下。 汉 贾谊 《新书·六术》:“丧服称亲疏以为重轻,亲者重,疏者轻。” 宋 曾巩 《王君俞哀辞》:“其为辞章可道,耻出较重轻,漠然自如。”(3).谓品题、评论。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三:“ 东坡公 元祐 时既登禁林,以高才狎侮诸公卿,率有标目殆徧也,独於 司马温公 不敢有所重轻。” 金 王若虚 《<扬子法言微旨>序》:“公一代巨儒……如鄙不肖,曷足为公重轻。”(4)....
浊世的意思:◎ 浊世 zhuóshì(1) [chaotic times]∶黑暗的时代;乱世(2) [the mortal world]∶佛教用语,指尘世...
纵衡的意思:见“ 纵横 ”。...
作者的意思:◎ 作者 zuòzhě(1) [author;writer]∶文章的写作者;艺术品的创造者(2) [originator]∶创始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