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咏怀(其五十八)赏析

咏怀(其五十八)

魏晋 · 阮籍
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
幽荒邈悠悠,悽怆怀所怜。
所怜者谁子,明察应自然。
奸宠沈冀州,妖女不得眠。
肆变陵世俗,岂云永厥年!

鉴赏

这首诗是阮籍《咏怀》组诗中的第五十八首,表达了诗人对社会不公和人性扭曲的深刻感慨。诗中以“昔余游大梁,登于黄华颠”开篇,通过回忆往昔游历大梁时登高望远的情景,引出对历史人物共工的联想,暗示了对权力与道德之间关系的思考。

“共工宅玄冥,高台造青天”,描绘了共工在深邃的北方居住,建造高台直入云端的形象,象征着权力的无限追求和超越常人的野心。接着,“幽荒邈悠悠,悽怆怀所怜”两句,表达了对遥远而荒凉世界的哀伤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某种理想或正义的深切怀念。

“所怜者谁子,明察应自然”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即诗人所怀念的对象是谁,他们是否能明辨是非,遵循自然之道。这反映了诗人对于道德标准和公正判断的渴望。

后半部分“奸宠沈冀州,妖女不得眠”揭示了社会中邪恶势力的横行和无辜者的痛苦,其中“奸宠”指的是权贵的宠爱和庇护,而“妖女”可能象征着被压迫或受害的弱小群体。这两句强烈地批判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腐败。

“肆变陵世俗,岂云永厥年!”则表达了对这种社会现象持续存在的忧虑,指出这种违背道德和破坏秩序的行为不会长久,暗示了变革和正义终将到来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阮籍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态度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个体命运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