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商隐赋红梅(其一)
宋 · 王洋
公主檐间睡起时,匀红行绕大安池。
北人未识春迷眼,妃子偏怜酒入肌。
更若施朱疑太赤,不须生女白如脂。
由来风骨都相似,岂为丹青别赋诗。
北人未识春迷眼,妃子偏怜酒入肌。
更若施朱疑太赤,不须生女白如脂。
由来风骨都相似,岂为丹青别赋诗。
注释
檐间:屋檐下。大安池:可能是宫殿中的池塘。
春迷眼:形容春天景色迷人。
妃子:古代对皇室女性的尊称。
施朱:涂上红色的化妆品。
生女白如脂:指皮肤白皙的女儿。
风骨:人的气质和品格。
丹青:绘画艺术。
翻译
公主在屋檐下睡醒时,细心地涂抹胭脂绕过大安池。北方人不懂得春天的魅力,但妃子特别喜欢酒让肌肤微醺。
再怎么浓妆艳抹也不过分,因为无需生出皮肤白皙的女儿。
自古以来,人们的风姿神韵都相似,哪里是为了画作而特意吟诗赞美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面,公主在檐间醒来,看到大安池边匀红(可能是梅花或其他红色植物)的景致。北方人往往不能理解南方春天迷人的魅力,而公主却偏爱那酒入肌肤的微醉状态。
诗中提到的“更若施朱疑太赤,不须生女白如脂”是对颜色的细腻描写,可能是在讨论如何将红色与其他颜色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既不过分强调,也不至于显得过于苍白。
最后,“由来风骨都相似,岂为丹青别赋诗”表达了对某种艺术或美学追求的认同,以及对这种追求持久不变的赞赏。这里可能暗指与李商隐相同的审美观念和创作理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深切体会和艺术上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