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
宋 · 孔平仲
古来豪俊起,大半在山东。
甚矣承平久,萧然武备空。
封疆濒北狄,士卒戍西戎。
器械恬儿戏,城隍骇土功。
朝廷急扫敝,草莽许输忠。
元恨天门远,无由半策通。
甚矣承平久,萧然武备空。
封疆濒北狄,士卒戍西戎。
器械恬儿戏,城隍骇土功。
朝廷急扫敝,草莽许输忠。
元恨天门远,无由半策通。
鉴赏
这首诗《古来》是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对历史豪杰多出自山东这一现象的感慨,以及对承平日久导致武备松弛、边防不振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
首句“古来豪俊起,大半在山东”开篇即点明了历史上的豪杰人物多出自山东这一特点,既是对历史事实的陈述,也暗含着对山东人才辈出的赞叹。接着,“甚矣承平久,萧然武备空”两句转折,指出在长期的太平盛世之后,武备逐渐荒废,军力衰弱,显示出诗人对当前局势的担忧。
“封疆濒北狄,士卒戍西戎”描绘了边疆的紧张局势,山东作为边防重地,士兵们不得不驻守在遥远的西戎之地,保卫国家的安全。“器械恬儿戏,城隍骇土功”则进一步揭示了问题所在,武器如同孩童的游戏,毫无实战价值;城墙和防御工事却显得脆弱不堪,形象地反映了军事力量的衰败。
“朝廷急扫敝,草莽许输忠”表达了诗人对朝廷尽快整顿军备、加强边防的期望,同时也肯定了民间百姓愿意为国效力的忠诚之心。“元恨天门远,无由半策通”则是诗人内心的感慨,即使有良策,也难以传达给朝廷,流露出对时局的无奈与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刻忧虑,以及对人才与军事力量的重视。孔平仲以深沉的笔触,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关切和对当政者的期待,是一首具有强烈时代感和忧患意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