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忆友怀野寺旧居赏析

忆友怀野寺旧居

唐 · 李端
自嫌野性共人疏,忆向西林更结庐。
寄谢山阴许都讲,昨来频得远公书。

注释

自嫌:自认为。
野性:指不受拘束、自由不羁的性格。
共人疏:与他人关系疏远。
忆向:回忆起。
西林:西边的树林,可能指的是隐居之地。
结庐:建造小屋,隐居。
寄谢:寄信感谢。
山阴:地名,古代浙江绍兴的别称。
许都讲:许姓的都讲,可能是朋友或师长的名字。
昨来:昨天。
频得:频繁收到。
远公书:远公的信,远公通常指东晋时期的高僧慧远。

翻译

我自认为我的野性使我与人群疏远,
回忆起在西林深处我曾建造的小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与世俗隔绝的情感。"自嫌野性共人疏"表达了诗人自认为自己与世人格格不入,拥有不同于常人的性情,偏爱宁静而非尘嚣。"忆向西林更结庐"则是诗人对过去在西林结庐的生活产生了怀念之情,表明他渴望回到那种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状态。

"寄谢山阴许都讲"一句中,诗人提到将自己的心意托付给远方的朋友许都讲。这里的“山阴”可能是指特定地名,也有可能是对偏僻之地的一种形象表达。通过这样的方式,诗人传递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和渴望交流的情感。

"昨来频得远公书"则说明诗人近日多次收到了远方朋友的来信。在古代通信不便的情况下,能够频繁收到亲朋好友的书信本身就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事情,这也反映了诗人与远方友人的深厚情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向往、对旧居的怀念以及对朋友交流的情感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寄托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