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子岁除一夕梦与先子论诗有云未能免俗犹听谶无计为生只送穷此吾顷年诗也汝亦得之否某曰已在家集中既觉泣书二章(其一)
宋 · 陈棣
惊风急雪不胜寒,苇索桃符岁事残。
里巷杯盘喧半夜,儿童灯火守更阑。
年催老色归须鬓,诗引穷愁入肺肝。
无复斑衣颂椒柏,只将泪血洒毫端。
里巷杯盘喧半夜,儿童灯火守更阑。
年催老色归须鬓,诗引穷愁入肺肝。
无复斑衣颂椒柏,只将泪血洒毫端。
注释
惊风急雪:形容天气恶劣。苇索桃符:古代习俗,用苇索系上桃木符咒以驱邪避灾。
年催老色:岁月催人衰老。
斑衣颂椒柏:古代习俗,儿童穿彩衣颂唱椒柏以庆祝新年。
泪血洒毫端:泪水和心痛化作诗篇。
翻译
狂风大雪难以抵挡严寒,芦苇和桃木符咒象征着残年的结束。街坊邻里夜半时分仍举杯欢庆,孩子们提灯守夜直到深夜。
岁月催人老去,连胡须和鬓发都显出疲惫,诗歌引来了深沉的忧愁,直击人心。
不再有穿着彩色衣服的孩子们歌颂新年,只剩下泪水和心酸洒在笔尖。
鉴赏
这首宋诗以严冬景象开篇,描绘了惊风急雪中的寒冷,以及岁末时分家家户户悬挂苇索桃符的风俗渐行渐远。诗人笔下的夜晚,里巷间杯盘交错,欢声笑语直至深夜,孩童们则守着灯火,等待新年的到来。诗人感叹岁月催人老,自己在贫穷中仍坚持写诗,但已无当年斑衣戏彩的欢乐,只能借诗抒发内心深处的穷愁,泪水和血汗交织在笔端。整首诗情感深沉,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去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