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庙四十韵
要荒图物急,岳牧贡金忙。
开泰除魑魅,收功作纪纲。
夔皋扶日月,益稷致囷仓。
昨者灾频降,黄熊罪益彰。
旻天号殛羽,金简觅多方。
原陆龙蛇起,田园稼穑荒。
逆行真泛滥,迁次更仓皇。
木杪为巢住,云端筑窟藏。
每嗟昏垫苦,久怯浪涛狂。
四载乘须早,经年室并忘。
新婚唯癸甲,旧绩自岐梁。
有子呱呱泣,滔天俋俋防。
履遗无暇顾,衣薄有何妨?腓胈凋将尽,躬胝冻欲僵。
偏枯留跛足,怪石弃馀粮。
洚水中流柱,玄圭庶事康。
苍生鱼已免,乱国项犹强。
逆命苗顽叛,遗弓帝子伤。
苍梧愁泣舜,桂水咽通湘。
毅魄何人继?灵旗竟日翔。
修文干羽舞,仗钺股肱良。
异类终怀德,劳谦始制刚。
戈鋋从废置,妖孽自销亡。
力战非吾事,推诚是所长。
危微心见道,勇猛志垂裳。
开辟回天地,朝宗拱庙堂。
万邦供鸟兽,九译献琳琅。
鴂舌欣相戴,雕题喜未央。
今来遗庙内,再拜故陵傍。
窆石穿虽断,梅梁抚尚香。
湖光围越绝,鸟影度秦望。
偃蹇经霜柏,檀栾映雪篁。
岚漪交错碧,屐笠探寻凉。
伏腊舟车集,馨香俎豆尝。
冕旒纷飒沓,旌旆下焜煌。
咫尺天威近,千年宝历昌。
华勋高北极,圣德起西羌。
操耜开先代,留谟与后王。
还将岣嵝碣,长立越人乡。
词语解释
宝历的意思:见“ 宝历 ”。亦作“ 宝歷 ”。指国祚;皇位。《乐府诗集·燕射歌辞三·晋朝飨乐章》:“椒觴再献,寳歷万年。”《梁书·武帝纪上》:“虽宝历重升,明命有绍,而独夫丑纵,方煽京邑。”《魏书·世宗纪》:“朕幼承宝历,艰忧在疚,庶事不亲,风化未洽。” 唐 欧阳詹 《回鸾赋》:“应千年之宝歷,承八圣之重光。” 明 梅鼎祚 《玉合记·赐完》:“玉佩朝元,宝历迎祥。”...
北极的意思:[释义](1) (名)地球的北端;北半球的顶点。 (2) (名)北磁极;用N来表示。 [构成]偏正式:北(极 [例句]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作主语)北极考察团。(作定语)...
辟回的意思:犹辟违。《荀子·成相》:“正直恶,心无度,邪枉辟回失道途。” 王念孙 《读书杂志·荀子一》:“辟回即僻违。”参见“ 辟违 ”。...
窆石的意思:圹旁石碑。有孔,用以穿绳引棺下穴。 宋 王十朋 《会稽风俗赋》:“ 雷鼓 铜漏, 海梁 窆石。” 清 叶襄 《禹陵》诗:“窆石虫书古,穹碑鸟篆工。” 清 钱泳 《履园丛话·古迹·窆石》:“ 会稽 禹庙 ,后坐 镜湖 ,前对 宛委山 ,地甚宏敞,而无 唐 宋 旧碑,惟窆石为最古。” 清 黄景仁 《太白墓》诗:“与君同时 杜拾遗 ,窆石却在 瀟 湘 湄。”...
跛足的意思:(1).瘸腿。 汉 焦赣 《易林·既济之益》:“跛足息肩,有所忌难。”《新唐书·王思礼传》:“ 思礼 坠马,蹇甚。 翰 ( 哥舒翰 )谓监军 李大宜 曰:‘ 思礼 跛足,尚欲何之?’俄加 金城郡 太守。” 清 褚人穫 《坚瓠七集·江湖巨盗》:“ 嘉靖 甲辰,有方士居 万安 太平寺 中,短髮束铁圈,跛足执拐以行。”(2).特指 战国 赵 平原君 邻家一跛人。其人蹒跚行汲, 平原君 美人居楼上见而笑之。跛者及 平原君 门客怒, 平原君 终斩美人以谢。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明 冯梦龙 《女...
苍生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老百姓。 [构成]偏正式:苍(生 [例句]普救苍生。(作宾语)苍生的疾苦。(作定语)...
仓皇的意思:[释义](形)做事急急忙忙,时间不充足,侧重指惊慌而来不及准备。也作仓黄、苍黄。联绵式。~出逃。(作状语)神情很~。(作谓语)~的样子。(作定语) [同义]仓促、仓猝...
长立的意思:长大自立。 宋 叶适 《安人张氏墓志铭》:“昼出从先生,夜归就膏火,亲课其勤惰,率鸡鸣乃得睡,既长立犹然。”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三折:“自相别存亡不知,怎想你成人长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好教你欢喜,你孩儿 贾长寿 ,如今长立成人了。”...
诚是的意思:(1).犹言如果确实这样。《荀子·富国》:“仁人之用国,将修志意,正身行,伉隆高,致忠信,期文理。布衣紃屨之士诚是,则虽在穷阎漏屋,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以国载之,则天下莫之能隐匿也。”(2).确实正确。《荀子·荣辱》:“己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己君子而人小人也。”《楚辞·惜誓》:“伤诚是之不察兮,并纫茅丝以为索。” 王夫之 通释:“诚是,是非之实也。”(3).犹言实在是。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冤狱书》:“幸能察罪明辜,穷奸极党……诚是陛下神断之明,抑亦尽忠之効。”...
魑魅的意思:(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颜师古 注:“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 注:“魑魅,山泽之神。”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燁燁,魑魅须藏怪须慑。” 清 唐孙华 《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明 徐复祚 《投梭记·获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奋。” 庐隐 《或人的悲哀》:“他们不用...
愁泣的意思:忧虑哭泣。《后汉书·刘盆子传》:“赤眉众虽数战胜,而疲敝厌兵,皆日夜愁泣,思欲东归。”...
垂裳的意思:见“ 垂衣裳 ”。...
帝子的意思:◎ 帝子 dìzǐ[princes and princesses] 帝王的子女...
帝力的意思:(1).帝王的作用或恩德。《汉书·张耳传》:“且先王亡国,赖皇帝得復国,德流子孙,秋豪皆帝力也。” 唐 高适 《别杨山人》诗:“凿井耕田不我招,知君以此忘帝力。” 宋 范仲淹 《寄赠林逋处士》诗:“未能忘帝力,犹待补天均。”(2).指皇权统治。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 普式庚 少时欲畔帝力,一举不成,遂以鎩羽。”...
雕题的意思:(1).在额上刺花纹。古代南方少数民族的一种习俗。《礼记·王制》:“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 郑玄 注:“雕文,谓刻其肌以丹青湼之。” 孔颖达 疏:“彫谓刻也,题谓额也,谓以丹青彫刻其额。” 宋 司马光 《交趾献奇兽赋》:“与夫雕题卉服之士,南金象齿之珍,款紫闥而坌入,充彤庭而并陈。”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盦随笔·黎女》:“﹝ 黎 女﹞临嫁先一夕乃綉面……使之不得再嫁,古所谓雕题是也。” 蔡元培 《美术的进化》:“我们古人叫作‘文身’,或叫作‘雕题’。”(2).指古代南方雕额文身之部族。《楚...
多方的意思:◎ 多方 duōfāng(1) [in every way;multilateral;in many ways](2) [指合同]有三方或三方以上参与的(3) 多方面少有连,必多方钩致。——清· 方苞《狱中杂记》多方引导多方抢救...
泛滥的意思:[释义](动)江河湖泊的水溢出。 [构成]并列式:泛+滥 [例句]河水泛滥。(作谓语)...
废置的意思:◎ 废置 fèizhì[put aside as useless] 废弃搁置一口废置不用的水井...
伏腊的意思:亦作“ 伏臈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
伏腊的意思:亦作“ 伏臈 ”。1.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史记·留侯世家》:“ 留侯 死,并葬黄石,每上冢伏腊,祠 黄石 。”《后汉书·孝明帝纪》:“今百姓送终之制,竞为奢靡。生者无担石之储,而财力尽於坟土。伏腊无糟糠,而牲牢兼於一奠。” 明 唐顺之 《皇陵行》:“伏臈烝尝时不后,清明寒食更浇酒。”(2).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炮羔,斗酒自劳。”《周书·晋荡公护传》:“每四时伏腊, 高祖 率诸亲戚,行家人之礼,称觴上...
干羽的意思:(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唐 李义府 《承华箴》:“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 啟诵 ,艺优干羽。”(2).指文德教化。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三:“蠢尔西戎稽顙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干羽的意思:(1).古代舞者所执的舞具。文舞执羽,武舞执干。《书·大禹谟》:“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唐 李义府 《承华箴》:“思皇茂则,敬询端辅。业光 啟诵 ,艺优干羽。”(2).指文德教化。 宋 张孝祥 《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 清 施何牧 《效诸将》诗之三:“蠢尔西戎稽顙后,还祈干羽格诸夷。”...
戈鋋的意思:(1).戈与鋋。亦泛指兵器。《文选·班固<东都赋>》:“元戎竟野,戈鋋彗云。” 李善 注:“《説文》曰:‘鋋,小矛也。’” 唐 岑参 《陪狄员外早秋登府西楼因呈院中诸公》诗:“旌节罗广庭,戈鋋凛秋霜。” 清 顾炎武 《莱州》诗:“礮甲初传造,戈鋋已击屠。”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变化不知本原之害》:“彼西人之练兵也,其犹壮士之披甲胄而执戈鋋也。”(2).借指战争。 前蜀 杜光庭 《温江县招贤观众斋词》:“一方昭泰,四境乂安,疫毒无侵,戈鋋不作。” 宋 文天祥 《高沙道中》诗:“一伻与一校,幸不逢戈...
贡金的意思:指进献铜。《左传·宣公三年》:“昔 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
功作的意思:指土木营造之事。《汉书·食货志上》:“至於 始皇 ,遂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閭左之戍。”《三国志·魏志·栈潜传》:“大兴殿舍,功作万计, 徂来 之松,刊山穷谷。”《旧唐书·李绛传》:“时中官 吐突承璀 自藩邸承恩宠,为神策护军中尉,乃於 安国佛寺 建立 圣政碑 ,大兴功作。”...
岣嵝的意思:◎ 岣嵝 gǒulǒu(1) [mountain peak]∶山巅岣,岣嵝,山巅。——《广韵》(2) [Goulou peak]∶中国湖南省衡山的七十二峰之一,高1300米...
股肱的意思:◎ 股肱 gǔgōng(1) [right-hand man]∶大腿和胳膊。均为躯体的重要部分。引申为辅佐君主的大臣。又比喻左右辅助得力的人君之卿佐,是谓股肱;股肱或亏,何痛如之!——《左传·昭公九年》(2) 又如:股肱之臣(3) [assist;guard]∶辅佐,捍卫昔周公大公股肱 周室,夹辅 成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呱泣的意思:指婴儿啼哭。 宋 苏轼 《岐亭》诗之三:“闭门弄添丁,哇笑杂呱泣。”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对此藐孤之呱泣,益思故剑之恩情。”...
呱呱的意思:◎ 呱呱,呱呱声 guāguā,guāguāshēng(1) [caw]∶发自喉部的粗而沙哑的叫声;典型指乌鸦、渡鸟或白嘴鸦的天然叫声(2) [croak;quack]∶蛙或渡鸦的粗叫声或相类似的声音...
怪石的意思:(1).似玉的美石。《书·禹贡》:“ 岱 畎,丝、枲、鈆、松、怪石。” 孔 传:“怪异好石似玉者。” 陆德明 释文:“怪石,碔砆之属。”《山海经·中山经》:“ 薄山 之首曰 苟牀之山 ,无草木,多怪石。” 郭璞 注:“怪石,似玉也。” 宋 苏轼 《后怪石供》:“ 苏子 既以怪石供 佛印 , 佛印 以其言刻诸石。”(2).奇形怪状之石。 唐 柳宗元 《始得西山宴游记》:“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廻谿,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唐 方干 《题故人废宅》诗之一:“閒花旧识犹含笑,怪石无情更不言。”...
何妨的意思:[释义](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妨这样做。带有鼓动、激励的语气。 [构成]偏正式:何〔妨 [例句]何妨试试?(作状语)...
后王的意思:(1).继承前辈王位的君主。《书·召诰》:“越厥后王后民,兹服厥命。” 孔颖达 疏:“谓继世之君及其时之人,皆服行其君之命。” 唐 韩愈 《鳄鱼文》:“及后王德薄,不能远有,则 江 汉 之间,尚皆弃之,以与蛮夷 楚 越 。”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王之子孙大宗继为王者,谓之后王。”(2).泛指继前朝而起的国家元首。 章炳麟 《訄书·定版籍》:“后王视生民之版,与九州地域广轮之数,而衰赋税,大臧则充。”君主;天子。《书·说命中》:“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 孔颖达 疏:“后王,谓天...
华勋的意思:亦作“ 华勋 ”。《书·尧典》:“曰若稽古 帝尧 ,曰 放勋 。”又《舜典》:“曰若稽古 帝舜 ,曰 重华 。”后因以“华勛”为 尧 与 舜 的并称。 南朝 梁 简文帝 《七励》:“德合天地,道方 华 勋 。”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方今向泰平,元凯承 华 勛 。” 宋 苏轼 《子由生日以檀香观音像为寿》诗:“君方论道承 华 勛 ,我亦旗鼓严中军。”见“ 华勛 ”。...
怀德的意思:◎ 怀德 huáidé[bear kindness] 怀念恩德君子怀德,小人怀土。——《论语·里仁》...
皇舆的意思:亦作“ 皇轝 ”。国君所乘的高大车子。多借指王朝或国君。《楚辞·离骚》:“岂余身之惮怏兮,恐皇舆之败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序》:“暨 永熙 多难,皇舆迁 鄴 。” 明 张煌言 《秋怀》诗之二:“只愁绵力弱,何以挽皇舆?”...
回天的意思:(1).谓权大势重。《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堕。’”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别有豪华称将相,转日回天不相让。”(2).旧以皇帝为天,凡能谏止皇帝改变意志者称回天。 唐 贞观 四年给事中 张玄素 谏止 太宗 修 洛阳 乾元殿 , 魏徵 叹曰:“ 张公 遂有回天之力。”事见 唐 吴兢 《贞观政要·纳谏》、《新唐书·张玄素传》。 宋 岳珂 《桯史·爱莫助之图》:“﹝ 洵武 ﹞自度清议必弗贷,且有駟不及舌之虑,惧 文定...
昏垫的意思:陷溺。指困于水灾。亦指水患,灾害。《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 孔颖达 疏:“言天下之人,遭此大水,精神昏瞀迷惑,无有所知,又若沉溺,皆困此水灾也。 郑 云:‘昏,没也;垫,陷也。 禹 言洪水之时,人有没陷之害。’” 南朝 宋 谢灵运 《游南亭》诗:“久痗昏垫苦,旅舘眺郊歧。” 宋 王安石 《上龚舍人书》:“比闻天子念东南之民困于昏垫,輟侍从之臣,亲至其地以劳徠安集之。” 清 魏源 《筹河篇下》:“ 沁水 浊悍衝决,使北行入 运 ,则 卫辉 必有昏垫之虞。”...
纪纲的意思:[释义](名)〈书〉法度。 [构成]偏正式:纪(纲 [例句]遵守纪纲。(作宾语)...
稼穑的意思:◎ 稼穑 jiàsè[sowing and reaping] 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士爰稼穑。——《书·洪范》天下晏然,民务稼穑。——《汉书·高后纪赞》...
见道的意思:洞彻真理;明白道理。《汉书·翼奉传》:“圣人见道,然后知王治之象,故画州土,建君臣,立律历,陈成败,以视贤者,名之曰经。”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十:“诗有见道之言,如 梁元帝 之‘不疑行舫往,惟看远树来’; 庾肩吾 之‘只认己身往,翻疑彼岸移’;两意相同,俱是悟境。”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皮日休》:“是 日休 尝受 巢 伪官,何其失节若此!岂文人之心,能见道而不能守,固如是耶?”《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 玉格 这话,却是他读书见道的地方。”...
洚水的意思:洪水。《孟子·滕文公下》:“《书》曰:‘洚水警余。’洚水者,洪水也。” 宋 王安石 《送裴如晦宰吴江》诗:“三江断其二,洚水何由寧。”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警喻》:“夫天下固无絶流之水,然覩洚水之横流而警予者,古圣人不容已。”...
交错的意思:[释义](1) (动)〈书〉交叉;错杂。〖交代〗jiāo dài(动)把经手的事务移交给接替的人(基本义)。交错工作。(作谓语) (2) (动)〈书〉交叉;错杂。〖交代〗jiāo dài(动)嘱咐。政委一再交错我们要照顾群众利益。(作谓语) (3) (动)〈书〉交叉;错杂。〖交代〗jiāo dài(动)把事情或意见向有关的人说明;把错误或罪行坦白出来;也作交待。交错问题。(作谓语)动宾式:交|代。 [构成]并列式:交+错 [例句]铁路纵横交错。(作谓语)[同义]交叉...
金简的意思:金质的简册。常指道教仙简或帝王诏书。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圣人所记曰:在于九山东南,天柱号曰 宛委 ……其巖之巔,承以文玉,覆以磐石。其书金简,青玉为字,编以白银,皆瑑其文。” 唐 刘禹锡 《为杜佑谢手诏表》:“拜捧紫泥,跪伸金简。” 明 张居正 《应制白鹤吟》之四:“金简忽传天上字,东华初纪大椿年。”...
今来的意思:(1).当今,如今。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唐 韩愈 《落齿》诗:“今来落既熟,见落空相似。”《三国志平话》卷下:“今来 献帝 懦弱, 曹操 弄权。” 明 徐渭 《翠乡梦》第一出:“俺今来这番,俺今来这番。又几回筋斗透鍼关,透鍼关。”(2).从今以后。 晋 潘岳 《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水浒传》第八二回:“今来汝等众人,但得府库之物,纳于库中公用,其餘所得之资,并从均分。”...
竟日的意思:◎ 竟日 jìngrì[all day long] 终日;从早到晚竟日默默在此。——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旌旆的意思:见“ 旌斾 ”。...
经霜的意思:(1).经过秋霜。 唐 杜甫 《怀锦水居止》诗之二:“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 明 倪长圩 《秋日过张子读易居喜遇顾徐二子》诗:“江上蒹葭方浥露,洲前鸿雁正经霜。” 鲁迅 《朝花夕拾·父亲的病》:“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2).比喻历经考验或磨炼。 唐 白居易 《和<思归乐>》:“在火辨玉性,经霜识松贞。”...
经年的意思:◎ 经年 jīngnián(1) [for one or several years]∶经过一年或若干年此去经年。——宋· 柳永《雨霖铃》经年不往。——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卧病经年(2) [entire year]∶全年经年裹物之用。——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旧绩的意思:昔日的劳绩、功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昔 成季友 有大功於 鲁 ,受 费 以为上卿。至於 文子 、 武子 ,世增其业,不废旧绩。”《魏书·肃宗纪》:“詔曰:‘赏贵宿劳,明主恆德;恩沾旧绩,哲后常范。’”...
九译的意思:(1).辗转翻译。《史记·大宛列传》:“重九译,致殊俗。” 张守节 正义:“言重重九遍译语而致。”《文选·张衡<东京赋>》:“重舌之人九译,僉稽首而来王。” 薛综 注:“重舌谓晓夷狄语者。九译,九度译言始至中国者也。”《晋书·文帝纪》:“虽西旅远贡, 越裳 九译,义无以踰。” 唐 柳宗元 《唐铙歌鼓吹曲·东蛮》:“睢盱万伏乖,咿嗢九译重。”(2).指边远地区或外国。《晋书·江统传》:“ 周公 来九译之贡, 中宗 纳单于之朝。” 唐 包佶 《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归国》诗:“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
九鼎的意思:◎ 九鼎 jiǔdǐng(1) [weigh heavily] 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象征国家政权九鼎大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2) 后来用九鼎比喻言语等分量之重一言九鼎...
开先的意思:◎ 开先 kāixiān[at first] 〈方〉∶起先,最初开先我怎么说得...
开泰的意思:(1).亨通安泰。《晋书·顾荣传》:“弘九合之勤,雪天下之耻,则羣生有赖,开泰有期矣。”《魏书·高闾传》:“今天下开泰,四方无虞,岂宜盛世,干戈妄动。” 宋 王安石 《贺留守侍中启》:“躬授将明之才,出逢开泰之运。”(2).开始平安顺利。 晋 刘琨 《劝进表》:“不胜犬马忧国之情,迟覩人神开泰之路。”《明史·郑履淳传》:“察变谨微,回天开泰,计无踰於此。”(3).指重见光明。 宋 梅尧臣 《自感》诗之一:“左目忽昏花,愁心乱剧麻……唯期一开泰,再望日中雅。”(4).通畅。 郭沫若 《屈原赋今译·九章...
开辟的意思:◎ 开辟 kāipì(1) [open up]∶打通;开拓开辟光辉的未来(2) [set up]∶创立开辟航线(3) [start]∶开办开辟专栏...
窟藏的意思:隐匿之所。《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时观閒隙,出为寇盗。每致兵征伐,寻其窟藏。”...
夔皋的意思:亦作“夔皐”。 夔 和 皋陶 的并称。 夔 , 舜 时乐官; 皋陶 , 舜 时刑官。两人居官皆有政绩。后因以借指贤明的辅弼大臣。 唐 韩愈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继圣登 夔 皋 。” 宋 苏辙 《贺文太师致仕启》:“伏惟致政太师,躬 夔 皋 之伟业,兼 方 召 之壮猷,翼亮三朝,始终一节。”...
浪涛的意思:◎ 浪涛 làngtāo[great waves;billows] 巨大的波浪浪涛汹涌...
劳谦的意思:勤劳谦恭。《易·谦》:“劳谦,君子有终,吉。”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往者 孝文 劳谦自约,行过乎俭。” 宋 苏轼 《赐吕大防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制》:“惟名器爵禄,朕不敢授以私,则劳谦退避,卿岂得必行其意。”...
力战的意思:全力以赴进行战斗,毫不畏惧地奋力作战。...
琳琅的意思:◎ 琳琅 línláng[beautiful jade;gem] 精美的玉石,比喻美好珍贵的东西...
灵旗的意思:亦作“ 灵旂 ”。 1.战旗。出征前必祭祷之,以求旗开得胜,故称。《史记·孝武本纪》:“其秋,为伐 南越 ,告祷 泰一 ,以牡荆画幡日月北斗登龙,以象天一三星,为 泰一 锋,名曰‘灵旗’。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 颜师古 注:“画招摇於旗以征伐,故称灵旗。” 宋 岳珂 《桯史·吴畏斋谢贽启》:“使灵旗再图北指,詎不先出 峴 之师。” 清 许承钦 《钱塘江观潮》诗:“灵旗百万驱雷鼓,彊弩三千试水犀。”(2).神灵的旗子。 唐 刘禹锡 《七夕》诗之一:“河鼓灵旗...
灵帝的意思:南朝 齐 东昏侯 赐给 蒋侯 神的封号。《南史·齐纪下·东昏侯》:“又偏信 蒋侯 神,迎来入宫,昼夜祈祷……遂加位相国,末又号为‘灵帝’。” 明 夏完淳 《大哀赋》:“拜 蒋侯 为‘灵帝’,弋白雁为国宾。”...
龙蛇的意思:◎ 龙蛇 lóngshé[dragons and snakes] 比喻非常的人物深山大泽,实生龙蛇。——《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杜预注:“言非常之地,各生非常之物。”...
乱国的意思:(1).动乱不安的国家。《周礼·秋官·大司寇》:“刑乱国,用重典。” 郑玄 注:“乱国,簒弑叛逆之国。” 唐 韩愈 《争臣论》:“且 国武子 不能得善人,而好尽言于乱国,是以见杀。”(2).搞乱国家。《管子·法禁》:“上以蔽君,下以索民,此皆弱君乱国之道也。” 汉 焦赣 《易林·随之履》:“巫臣乱国。”《说岳全传》第三八回:“因见朝廷奸臣乱国,故尔不愿为官,在此落草。”...
梅梁的意思:(1).指 会稽 (今 浙江 绍兴 ) 庙原 的大梁。《太平御览》卷九七○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夏 禹庙 中有梅梁,忽一春生枝叶。” 唐 徐浩 《谒禹庙》诗:“梅梁今不坏,松祏古仍留。” 宋 晁补之 《酬李唐臣赠山水短轴》诗:“曷不南游观 禹穴 ,梅梁鏁涩萍满皮,神物变化当若斯。” 清 钱泳 《履园丛话·考索·梅梁》:“ 禹庙 梅梁,为词林典故,由来久矣。余甚疑之,意以为梅树屈曲,岂能为栋梁乎……偶閲《説文》‘梅’字注曰:‘楠也,莫杯切。’乃知此梁是楠木也。”(2).泛指宫殿的大梁。 ...
猛志的意思:犹壮志。《后汉书·公孙瓒传》:“是岁, 瓚 破禽 刘虞 ,尽有 幽州 之地,猛志益盛。”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十:“ 刑天 舞干戚,猛志故常在!” 南朝 梁 沉约 《郊居赋》:“闕投石之猛志,无飞矢之丽辞。” 明 刘基 《杂诗》之一:“缚羊驾戎輅,猛志空悠悠。”...
冕旒的意思:指帝王的冠冕,也用来比喻权力和尊贵。...
庙堂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朝廷。 [构成]并列式:庙+堂...
木杪的意思:◎ 木杪 mùmiǎo[treetop] 树梢...
逆行的意思:◎ 逆行 nìxíng[(of vehicles)go in a direction not allowed by traffic regulations] 朝着与规定方向相反的方向行进 高速逆行怎能不出车祸?...
逆命的意思:(1).接受命令。《仪礼·聘礼》:“宰命司马戒众介,众介皆逆命不辞。” 郑玄 注:“逆,犹受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有司逆命, 公之 使速杀之。” 杜预 注:“执 夜姑 之有司,欲迎受杀生之命。”(2).违抗命令。《左传·昭公四年》:“ 庆封 唯逆命,是以在此,其肯从於戮乎?” 杜预 注:“逆命,谓性不恭顺。”《南史·宋建安王休仁传》:“寻诸方逆命, 休仁 都督征讨诸军事。” 清 王筠 《菉友肊说》:“即 三苗 当既格之后,似不当復窜,然在中国为逆命之顽,在西夷则是曾经近光之人也。”(3).叛逆...
鸟兽的意思:◎ 鸟兽 niǎoshòu[birds and beasts] 飞禽和走兽的统称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明· 魏学洢《核舟记》...
偏枯的意思:(1).偏瘫,半身不遂。《庄子·盗跖》:“ 禹 偏枯。” 成玄英 疏:“治水勤劳,风櫛雨沐,致偏枯之疾,半身不遂也。” 唐 杜甫 《清明》诗之一:“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2).偏于一方面,照顾不均,失去平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附会》:“义脉不流,则偏枯文体。”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非笔力纯粹,必有偏枯之病。” 郭沫若 《今昔蒲剑·文化与战争》:“这两种欲望虽相互对立,却也不可偏枯。”...
岐梁的意思:(1). 岐山 和 梁山 的并称。 汉 张衡 《西京赋》:“ 岐 、 梁 、 汧 、 雍 , 陈寳 鸣鸡在焉。” 唐 杜甫 《送樊二十三侍御赴汉中判官》诗:“顿兵 岐 梁 下,却跨沙漠裔。” 仇兆鳌 注:“ 岐 梁 二山,在 凤翔 境内,王师在焉。”(2).借指 李茂贞 和 朱温 。 唐 末, 朱温 封 梁王 ; 五代 初, 李茂贞 自称 岐王 。 宋 陈师道 《后山谈丛》卷二:“ 唐 末, 岐 梁 争长,东院主者知其将乱。”...
迁次的意思:迁次指的是迁移、改变次序。多用于形容位置、顺序或次序的变动。...
千年的意思:极言时间久远。 晋 陶渊明 《挽歌诗》:“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復朝。”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盖百代之仪表,千年之领袖。” 唐 卢照邻 《中和乐章·歌登封》:“山称万岁,河庆千年。”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
秦望的意思:山名。 秦望山 。在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南。相传 秦始皇 东巡时曾登上此山以望 南海 ,故名。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兴福·昙翼》:“﹝ 曇翼 ﹞履访山水,至 秦望 西北,见五岫駢峰,有耆闍之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又有 秦望山 ,在州城正南。为众峯之杰,陟境便见。《史记》云: 秦始皇 登之以望 南海 。” 唐 李白 《送友人寻越中山水》诗:“ 东海 横 秦望 , 西陵 遶 越臺 。” 王琦 注:“ 施宿 《会稽志》:‘ 秦望山 ,在 会稽县 东南四十里,旧经云众岭最高...
日月的意思:◎ 日月 rìyuè(1) [life;livelihood]∶生计;生活舒心的日月(2) [sun and moon]∶太阳和月亮...
飒沓的意思:(1).纷繁、众多貌。《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贯鳬跃,颯沓鳞萃。” 李周翰 注:“颯沓鳞萃,言多也。”(2).盘旋貌。 南朝 宋 鲍照 《舞鹤赋》:“颯沓矜顾,迁延迟暮。” 唐 李白 《上云乐》诗:“淋漓颯沓,进退成行。” 明 唐顺之 《从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飞沙颯沓迷亭障,组练繽纷皆北向。”(3).迅疾貌。 汉 应瑒 《西狩赋》:“按轡清途,颯沓风翔。属车轇轕,羽骑腾驤。” 唐 李白 《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颯沓如流星。” 清 钱谦益 《己卯除夕偕孟阳守岁崇德郁振公吴可黄二先辈俱集》诗...
三灵的意思:(1).指日、月、星。《汉书·扬雄传上》:“方将上猎三灵之流,下决醴泉之滋。” 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三灵,日、月、星垂象之应也。”《南史·宋纪上》:“三灵垂象,山川告祥。”(2).指天、地、人。《文选·班固<典引>》:“答三灵之蕃祉,展 放唐 之明文。” 李善 注:“三灵,天、地、人也。”《魏书·孙绍传》:“事恢三灵,仁洽九服。” 宋 岳珂 《桯史·献陵疏文》:“冀大觉垂慈,三灵协佑。”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精诚之至,哀感三灵。”(3).指天神、地祇、人鬼。《资治通鉴·后晋...
圣德的意思:亦作“ 圣惪 ”。犹言至高无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称圣人者。也用以称帝德。《史记·五帝本纪》:“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阳 , 高阳 有圣惪焉。”《后汉书·李固传》:“四海欣然,归服圣德。” 唐 杜甫 《哀王孙》诗:“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明 宋濂 《送刘永泰还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辅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礼志八》:“惟 ...
生鱼的意思:(1).未煮过的或活的鱼。《荀子·礼论》:“大飨,尚玄尊,俎生鱼,先大羹,贵食饮之本也。”《晋书·王祥传》:“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 祥 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鱼行》:“卖生鱼则用浅抱桶,以柳叶间串,清水中浸,或循街出卖。”《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外面早有山上山下远村近邻的许多老少男女都来上祭:也有拿陌纸钱来的……又有煮两隻肥鸡,拴一尾生鱼来供的。”(2).谓可以养鱼。用以形容雨水多。 唐 杜甫 《秋述》:“秋, 杜子 卧病 长安 旅次,多雨生...
收功的意思:(1).取得成功。《孔子家语·屈节》:“今子欲收功於 鲁 ,实难。” 宋 曾巩 《读书》诗:“收功畏奔景,窥星起幽房。” 陶曾佑 《中国文学之概观》:“文字收功日,全球改革潮。”(2).犹归功。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四:“按后世开边,往往收功於妇人。”...
霜柏的意思:(1).即柏。柏经霜犹茂,故称。语本 晋 陶潜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南朝 梁 江淹 《伤友人赋》:“尔挂情於霜柏,我发意於冬桂。”(2).喻情操高洁的人。 宋 苏轼 《赠人》诗:“ 蓬山 路远人难到,霜柏威高道转孤。”(3).喻老而弥健的人。 元 赵孟頫 《次韵左辖相公奉寄行台中丞徐公》:“白髮故人霜柏在,黄尘游子断蓬如。”...
四载的意思:指古代的四种交通工具。《书·益稷》:“予乘四载,随山刊木。” 孔 传:“所载者四,水乘舟,陆乘车,泥乘輴,山乘樏。”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 禹 ﹞案金简玉字,得通水之理,復返归岳,乘四载以行川,始於 霍山 ,徊集五岳。” 唐 杜甫 《禹庙》诗:“早知乘四载,疏凿控 三巴 。”...
所长的意思:◎ 所长 suǒzhǎng[what one is good at; one’s strong point] 一个人所擅长之处,一个人的优势所在我们要善于用人之所长...
檀栾的意思:(1).秀美貌。诗文中多用以形容竹。 汉 枚乘 《梁王菟园赋》:“脩竹檀欒,夹池水,旋菟园,并驰道。” 唐 王叡 《竹》诗:“成韵含风已萧瑟,媚涟凝渌更檀欒。”(2).借指竹。 宋 梅尧臣 《和刁太傅新墅十题·移竹》:“远爱檀欒碧逕开,荷鉏乘雨破秋苔。”...
探寻的意思:◎ 探寻 tànxún[seek] 勘探、找寻;寻求探寻石油...
滔天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形容波浪极大。 (2) (形)比喻罪恶、灾祸极大。滔天罪行(作定语)。他犯有滔天大罪。(作定语)罪恶滔天。(作谓语) [构成]动宾式:滔|天...
田园的意思:[释义](名)田地和园圃,泛指农村。 [构成]并列式:田+园 [例句]田园诗人。(作定语)...
天威的意思:◎ 天威 tiānwēi(1) [the prestige of Heaven;emperor’s prestige]∶天道威严;也指帝王的威严(2) [martial prowers]∶神奇的威力;神威...
天号的意思:天子的名号。 汉 班固 《白虎通·号》:“帝者,天号;王者,五行之称也。” 晋 陆机 《辩亡论上》:“遂躋天号,鼎跱而立。”...
天地的意思:◎ 天地 tiāndì(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天地之大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天地百法乎。——清·...
推诚的意思:以诚心相待。《淮南子·主术训》:“块然保真,抱德推诚,天下从之,如响之应声,景之象形。”《魏书·高祖纪下》:“凡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诚御物。” 宋 欧阳修 《刘公墓志铭》:“推诚自信,不为防虑。”《清史稿·文宗纪》:“给事中 苏廷魁 疏请推诚任贤,慎始图终。” 茅盾 《虹》七:“如果人家能够推诚相与,那她即使受点牺牲,也很甘心。”...
万邦的意思:(1).所有诸侯封国。后引申为天下,全国。《书·尧典》:“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诗·大雅·文王》:“仪刑 文王 ,万邦作孚。” 郑玄 笺:“仪法 文王 之事,则天下咸信而顺之。” 三国 魏 曹植 《上责躬应诏诗表》:“君临万邦,万邦既化。” 唐 白居易 《贺雨》诗:“遂下罪己詔,殷勤告万邦。” 明 张居正 《恭励圣学诗》:“元后辅万邦,绥猷良不易。” 刘师培 《古书疑义举例补·虚数不可实指之例》:“古代邦国狭小, 虞 夏 之交,计有万国,而后世遂有万邦之语。”(2).泛指众多的国家。 郭沫...
未央的意思:◎ 未央 wèiyāng[not ended] 未已;未尽夜如何其?夜未央。——《诗·小雅·庭燎》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楚辞·离骚》此恨未央...
文干的意思:文思才干。 南朝 梁 何逊 《答江革联句不成》诗:“日余乏文干,逢君善草札。”...
无暇的意思:◎ 无暇 wúxiá[have no time to;too busy] 没有空闲无暇日...
西羌的意思:西汉 时对 羌 人的泛称。亦指 东汉 羌 人内徙定居在 金城 、 陇西 、 汉阳 等郡的一支。《后汉书·西羌传》:“ 西羌 之本,出自 三苗 , 姜 姓之本也。”《后汉书·桓帝纪》:“ 当煎羌 寇 武威 ,护 羌 校尉 段熲 追击於 鸞鸟 ,大破之。 西羌 悉平。”...
先代的意思:先世;古代。《左传·昭公四年》:“君子谓 合左师 善守先代, 子产 善相小国。” 晋 陆机 《五等论》:“淫昏之君无所容过,何则其不治哉!故先代有以之兴矣。” 宋 蔡絛 《铁围山丛谈》卷四:“於是圣朝郊庙礼乐,一旦遂復古,跨越先代。”《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一回:“是他先代之物,我更不能受。”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二二:“词是我国先代遗下来的文学上一部分的遗产。”...
销亡的意思:(1).消失。《庄子·天地》:“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万物復情,此之谓混冥。” 汉武帝 《李夫人赋》:“秋气憯以凄泪兮,桂枝落而销亡。”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比兴》:“诗刺道丧,故兴义销亡。” 退思 《广东人对于光复前途之责任》:“只见人口之销亡,不闻生计之充裕。”(2).失败,灭亡。 唐 白居易 《为宰相贺杀贼表》:“宿寇遗孽,闇然销亡;四海九州,廓然清晏。”《三国演义》第四十回:“后人有诗嘆 刘表 曰:‘……总为牝晨致家累,可怜不久尽销亡。’” 清 唐孙华 《次韵酬吴振西》:“...
馨香的意思:◎ 馨香 xīnxiāng(1) [fragrance]∶芳香。比喻德化远播(2) [smell of burning incense]∶烧香的香味...
新婚的意思:◎ 新婚 xīnhūn[newly-married] 才结婚...
修文的意思:(1).采取措施加强文治,主要指修治典章制度,提倡礼乐教化等。《国语·周语上》:“有不享则修文。” 韦昭 注:“文,典法也。” 唐 杜甫 《客堂》诗:“修文庙算正,献可天衢直。” 明 尹耕 《秋兴》诗:“不应干羽修文日,岁岁三关有战场。”参见“ 修文偃武 ”。(2).旧以“修文郎”称阴曹掌著作之官,故以“修文”指文人之死。 唐 杜甫 《哭李常侍峄》诗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明 陶宗仪 《辍耕录·挽文教授诗》:“ 闽 人 翁 某一联云:‘地下修文同父子,人间读史各君臣。’独为絶唱。” 清...
玄圭的意思:亦作“ 玄珪 ”。1.一种黑色的玉器,上尖下方,古代用以赏赐建立特殊功绩的人。《书·禹贡》:“ 禹 锡玄圭,告厥成功。” 孔 传:“玄,天色, 禹 功尽加于四海,故 尧 赐玄圭以彰显之,言天功成。” 蔡沉 集传:“水色黑,故圭以玄云。”《汉书·王莽传上》:“ 伯禹 锡玄圭, 周公 受郊祀,盖以达天之使,不敢擅天之功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元帝表》:“玄珪既赐,苍玉无陈,乃棫朴之愆期,非苞茅之不贡。” 明 杨慎 《别陈玉泉》诗:“平成绍 禹 绩,玄圭献 尧 天。” 清 李渔 《蜃中楼·传书》:...
偃蹇的意思:◎ 偃蹇 yǎnjiǎn(1) [stand tall and erect]∶高耸(2) [arrogant]∶骄横;傲慢惧其偃蹇。——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那些督抚贵人点了点头,他就得意的了不得,从此就故作偃蹇之态去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3) [tired out]∶困顿;窘迫叔宝道:“小弟当时偃蹇。——《隋唐演义》(4) [meanding]∶形容委曲婉转的样子...
要荒的意思:要,要服;荒,荒服。古称王畿外极远之地。亦泛指远方之国。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二》:“昔者 唐 虞 崇举九贤,布之於位,而海内大康,要荒来宾,麟凤在郊。”《文选·班固<典引>》:“卓犖乎方州,洋溢乎要荒。” 李周翰 注:“要荒,违国也。” 元 耶律楚材 《壬午西域河中游春》诗:“何日要荒同入贡,普天鐘鼓乐清平。” 明 李东阳 《麓堂诗话》:“ 荆 楚 之音,圣人不録,实以要荒之故。”...
妖孽的意思:◎ 妖孽 yāoniè(1) [sb.(sth.)connected with misfortune]∶古时指怪异反常的事物(2) [evildoer]∶比喻邪恶的人驱百万之师扫四方之妖孽。——《三国志平话》...
毅魄的意思:犹英灵。语出《楚辞·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清 黄景仁 《东阿项羽墓》诗:“昔奠絮酒 乌江 头,知君毅魄羞江流。” 清 丘逢甲 《夏夜追话旧事》诗:“如闻 鹿耳 鯤身 畔,毅魄三更哭义旗。” 郭沫若 《由葛录亚想到夏完淳》:“束发从军,死为毅魄。”...
遗弓的意思:(1).《史记·封禅书》:“ 黄帝 采 首山 铜,铸鼎於 荆山 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鬚下迎 黄帝 。 黄帝 上骑,羣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餘人,龙乃上去。餘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鬚,龙鬚拔,堕,堕 黄帝 之弓。百姓仰望 黄帝 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鬚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 鼎湖 ,其弓曰乌号。”后以“遗弓”指 黄帝 骑龙升天时坠落的弓。《宋史·乐志十六》:“ 鼎湖 龙去遗弓堕,冠剑鏁深宫。” 清 顾炎武 《登岱》诗:“何人得昇仙,遗弓名乌号。”(2).据《史记·封禅书》载,传说 黄帝 骑龙升天时,“堕 黄帝 之弓”...
益稷的意思:禹 臣 伯益 与 后稷 的并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原道》:“ 益 稷 陈謨,亦垂敷奏之风。” 元 揭傒斯 《贫交行》:“时哉疏凿人,八年忘外留。出必 益 稷 俱,归与 夔 龙 儔。”...
异类的意思:◎ 异类 yìlèi(1) [different function]∶不同种类(2) [extraordinary talents]∶杰出的才能奇才异类(3) [of different class or species]∶古代对少数民族的蔑称不育异类。——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映雪的意思:(1).见“ 映雪读书 ”。(2).映射雪光。 宋 王安石 《沟上梅花》诗:“亭亭背暖临沟处,脉脉含芳映雪时。”...
勇猛的意思:◎ 勇猛 yǒngměng[be full of valour and vigour;be bold and powerful] 英勇骠悍...
有何的意思:有什么。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七:“几日试来那几日唱名?得意那不得意?有何传示、有何书信?”《水浒传》第五三回:“风过处,一尊黄巾力士出现,躬身禀復:‘我师有何法旨?’”如:有何不可;有何难哉。...
羽舞的意思:古代一种文舞,舞者执羽。《周礼·春官·乐师》:“掌国子之政,以教国子小舞。凡舞:有帗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周礼·地官·舞师》:“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郑玄 注:“析白羽为之,形如帗也。” 孙诒让 正义:“析白羽,盖亦谓析鷺鸿之羽注之橦首以为翳也。翳亦谓之翿,《乡师》先 郑 注所谓羽葆幢。” 唐 元稹 《观兵部马射赋》:“今皇帝制羽舞以敷文德,择材官而奋武卫。” 唐 权德舆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挽歌词》之一:“賡歌凝庶绩,羽舞被深恩。”...
原陆的意思:原野,田地。 汉 张衡 《东京赋》:“乘舆巡乎 岱岳 ,劝稼穡於原陆。” 晋 葛洪 《抱朴子·正郭》:“虽在原陆,犹恐沧海横流,吾其鱼也。” 唐 柳宗元 《田家》诗之三:“田翁笑相念,昏黑慎原陆。”...
越人的意思:(1).疏远的人。《商君书·修权》:“故 尧 舜 之位天下也,非私天下之利也,为天下位天下也。论贤举能而传焉,非疏父子亲越人也,明於治乱之道也。” 宋 苏洵 《兵制》:“及於 五代 , 燕 帅 刘守光 又从而为之,黥面湼手之制,天下遂以为常法,使之判然不得与齐民齿,故其人益復自弃,视齐民如越人矣。”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癸酉之变》:“以天潢贵胄之近,而漠然如越人之视,亦可谓无心肝人矣。”(2). 战国 时名医 扁鹊 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扁鹊 ……姓 秦 氏,名 越人 。” 晋 葛洪 ...
越绝的意思:(1).越过,度过。《六韬·战车》:“越絶险阻、乘敌远行者,车之竭地也。”(2).引申为胜过。旧题 唐 柳宗元 《龙城录·阎立本有丹青之誉》:“上出示图於诸臣,称为越絶前世。”《太平广记》卷二七一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关图妹》:“才学优博,越絶流辈。”(3).指 越 地的边境。 唐 司空曙 《奉和常舍人晚秋集贤即事寄徐薛二侍郎》:“地远 姑苏 外,山长 越 絶东。” 宋 姜夔 《越九歌·越王》词:“瞻灵旗,闯 越 絶。”(4).《越绝书》的省称。 清 陈维崧 《念奴娇·纬云弟三十作此词因和其韵同半雪...
岳牧的意思:亦作“岳牧”。传说为 尧 舜 时四岳十二牧的省称。语本《书·周官》:“曰 唐 虞 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史记·伯夷列传》:“ 尧 将逊位,让於 虞舜 , 舜 禹 之间,岳牧咸荐,乃试之於位,典职数十年。”后用“岳牧”泛称封疆大吏。《后汉书·班彪传》:“於是三事岳牧之僚,僉尔而进。”《晋书·王敦传》:“ 敦 既得志,暴慢愈甚……将相岳牧,悉出其门。” 宋 范仲淹 《青州谢上表》:“ 海 岱 之区,地望攸重;岳牧之任,邦选甚隆。”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卷八:“士之才智...
云端的意思:◎ 云端 yúnduān[high in the clouds] 云上,云中飞机从云端飞来...
再拜的意思:◎ 再拜 zàibài(1) [do obeisance again] 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先后拜两次,表示郑重奉上的意思谨使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墨子起,再拜。——《墨子·公输》再拜大将军足下。——《史记·项羽本纪》公子再拜。——《史记·魏公子列传》(2) 赵王再拜曰。...
仗钺的意思:手持黄钺,表示将帅的权威。引申指统帅军队。《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古之名将,仗鉞临众,未有不断斩以示威者也。” 唐 杜甫 《北征》诗:“桓桓 陈将军 ,仗鉞奋忠烈。”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兵部文臣改武》:“专征仗鉞,恩遇始终。”...
咫尺的意思:◎ 咫尺 zhǐchǐ(1) [very close]∶比喻相距很近天威不违颜咫尺。——《左传·僖公九年》咫尺之遥(2) [small]∶比喻微小无咫尺之功...
中流的意思:◎ 中流 zhōngliú(1) [midstream]∶水流的中央;渡程中间大石当中流。——宋· 苏轼《石钟山记》使船保持在中流驶行(2) [midstream]∶江河的中段长江中流(3) [medium]∶中等...
舟车的意思:◎ 舟车 zhōuchē(1) [vessel and vehicle]∶交通船只和车辆舟车之利(2) [journey]∶长途旅行或旅途舟车劳顿...
俎豆的意思:◎ 俎豆 zǔdòu(1) [dish and platter]∶俎和豆,古代祭祀、宴会时盛肉类等食品的两种器皿(2) [offer sacrifices to]∶指奉祀俎豆千秋...
昨者的意思:昔日。 唐 杜甫 《入衡州》诗:“昨者间琼树,高谈随羽觴。” 唐 韩愈 《归彭城》诗:“昨者到京城,屡陪高车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