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焦寺丞诗册三绝(其三)
宋 · 吕本中
河朔家人堕渺茫,江南风日正舒长。
已知原上鹡鸰处,更入云间鸿雁行。
已知原上鹡鸰处,更入云间鸿雁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北两地截然不同的景象与情感。首句“河朔家人堕渺茫”以“河朔”代指北方寒冷之地,通过“渺茫”一词渲染出一种孤独、迷茫的氛围,仿佛北方的家人在无尽的远方,难以触及,充满着淡淡的哀愁与思念。
接着,“江南风日正舒长”则转向南方,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温暖明媚的画面。江南的风和日丽,不仅带来了自然界的繁荣,也映射出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
“已知原上鹡鸰处”一句,运用了“鹡鸰”这一意象,鹡鸰是一种常在草原上结伴而飞的小鸟,象征着亲情与友情。这里通过“已知”二字,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即使距离遥远,心中的牵挂却如同鹡鸰般紧密相连,不因时空阻隔而减弱。
最后,“更入云间鸿雁行”将思绪进一步延伸至更高远之处,鸿雁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象征,常用来表达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想象自己如同鸿雁一般,穿越云层,飞向更广阔的空间,既是对远方亲人的遥寄思念,也是对自己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比南北景象,以及对亲人和理想的深情寄托,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深远的思考。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