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赏析

题秋江送别图赠郦彦诚

元末明初 · 陈谟
祥乌有慈母,旅食他山树。
波净涵金螺,沙明横白鹭。
饮啄游其间,逍遥娱旦暮。
祥乌夜夜啼,所思在返哺。
衔悲诉鸾凰,乃得导先路。
往还里数千,离淮复经楚。
儿发白不多,母颜渥如故。
白鹭安敢留,金螺送东注。
霜降潦水收,冬温柳芽露。
望望故园春,淮山涌晴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江送别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沉的哲理思考。诗人以“祥乌”为引子,巧妙地将自然界的鸟儿与人间的亲情相联系,通过“慈母”、“旅食他山树”的形象比喻,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

“波净涵金螺,沙明横白鹭”,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面的宁静与白鹭的悠闲,营造出一种和谐而静谧的氛围。接着,“饮啄游其间,逍遥娱旦暮”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

“祥乌夜夜啼,所思在返哺”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通过“返哺”这一行为,表达了对母爱的深深敬仰和怀念。诗人借“祥乌”之口,诉说着对母亲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得到引导和陪伴的心愿。

“往还里数千,离淮复经楚”,描绘了离别时的漫长旅程,蕴含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而“儿发白不多,母颜渥如故”则对比鲜明,表现了岁月的无情与母爱的永恒。

最后,“白鹭安敢留,金螺送东注”一句,以白鹭和金螺的形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霜降、冬温、柳芽露等自然景象的描写,不仅增添了季节变换的美感,也寓意着生命的不同阶段和变化。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对亲情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离别与团聚的复杂情感,以及对母爱的崇高颂扬。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词语解释

白鹭的意思:[释义](名)鹭的一种,羽毛白色,腿细长,能涉水捕鱼虾等。也叫鹭鸶。 [构成]偏正式:白(鹭 [同音]白露...

慈母的意思:◎ 慈母 címǔ[loving mother] 古谓父严母慈,故称母为慈母;古称抚育自己成人的庶母为慈母...

旦暮的意思:◎ 旦暮 dànmù[morning and evening—in a short time] 同旦夕。早晨和傍晚,比喻短暂的时间吾攻赵,旦暮且下。——《史记·魏公子列传》...

导先的意思:前导。 汉 焦赣 《易林·夬之泰》:“清冷如云,为兵导先,民人冤急,不知东西。”...

冬温的意思:谓冬天温暖。 晋 陆云 《登台赋》:“游阳堂而冬温,步阴房而夏凉。”《旧唐书·南蛮传·林邑》:“ 林邑国 , 汉 日南 象林 之地,在 交州 南千餘里。其国延袤数千里,北与 驩州 接。地气冬温,不识冰雪,常多雾雨。”...

发白的意思:◎ 发白 fābái[become pale;lose colour] 缺色的,如灰的颜色的,死白的,苍白的吓得嘴唇发白...

返哺的意思:乌鸦长成,能觅食喂养母乌。借喻子女孝养父母。 汉 蔡邕 《为陈留太守上孝事状》:“且乌以返哺,託体太阳。”一本作“ 反哺 ”。《初学记》卷三十引 三国 蜀 谯周 《谯子法训》:“乌者犹有返哺,况人而无孝心者乎?” 元 萨都剌 《溪行中秋翫月》诗:“惟期母寿 庄 椿踰,有子愿效返哺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凤》:“女谓生曰:‘君如念妾,还乞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申返哺之私。’”...

故园的意思:◎ 故园 gùyuán[home town] 对往日家园的称呼别梦依稀咒浙川,故园三十二年前。——毛泽东《七律·到韶山》...

金螺的意思:用鹦鹉螺或红螺壳做成的酒杯的美称。 五代 谭用之 《河桥楼赋得群公夜宴》:“杯黏紫酒金螺重,谈转琱璫玉麈空。”参阅 唐 刘恂 《岭表录异》卷下。...

潦水的意思:雨后的积水。《墨子·非乐上》:“今王公大人,虽无造为乐器,以为事乎国家,非直掊潦水拆壤垣而为之也。” 唐 王勃 《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清 金人瑞 《秋雨甚田且坏》诗:“幸入圣人新世界,如何潦水坏田畴。”...

柳芽的意思:(1).柳的新芽。 唐 皮日休 《奉酬鲁望惜春见寄》诗:“梅片尽飘轻粉靨,柳芽初吐烂金醅。” 元 张可久 《水仙子·春行即事》曲:“緑笺香露洒蕉花,翠线晴风绽柳芽。” 明 谢肇淛 《五杂俎·物部三》:“北方柳芽初茁者,采之入汤,云其味胜茶。”(2).一种精美小巧的笺纸名。 元 张可久 《满庭芳·春情》曲:“浪酒闲茶,涂醉墨春笺柳芽,弄轻鞭骏马桃花。” 元 张可久 《湘妃怨·春情》曲:“柳芽笺小锦云缄, 蓬岛 书来紫凤衔。”...

旅食的意思:(1).古代谓士而无正禄者的宴饮。《仪礼·燕礼》:“尊士旅食于门西。” 郑玄 注:“旅,众也。士众食,谓未得正禄,所谓庶人在官者也。”(2).谓平民百姓的饮食。《晏子春秋·杂上一》:“君子有力於民则进爵禄,不辞富贵;君子无力於民而旅食,不恶贫贱。” 唐 白居易 《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安定皇甫公墓志》:“自布衣而佩服金紫,自旅食而庙饗祖考。” 宋 司马光 《投梅圣俞》诗:“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3).客居;寄食。 南朝 齐 江孝嗣 《北戍琅琊城》诗:“薄暮苦羈愁,终朝伤旅食。” 唐 韩愈 《...

鸾凰的意思:见“ 鸞皇 ”。...

其间的意思:◎ 其间 qíjiān(1) [in; between them]∶在中间两幢房子及夹在其间的院子颓然其间者。——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北与寇往来其间。——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袍敝衣处其间。——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时出于其间焉。——蔡元培《图画》(2) [in]∶指某一段时间参加这项工作已有半年了,这其间,他学到不少新的知识...

如故的意思:[释义](1) (形)跟原来一样。依然如故。(作谓语) (2) (形)跟老朋友一样。 [构成]动宾式:如|故 [例句]一见如故。(作谓语)...

霜降的意思:[释义](名)二十四节气之一,在10月23日或24日。 [构成]主谓式:霜|降 [例句]今天是霜降。(作宾语)...

所思的意思:(1).所思慕的人;所思虑的事。《楚辞·九歌·山鬼》:“被石兰兮带杜衡,折芳馨兮遗所思。” 唐 孟郊 《同年春宴》诗:“幽蘅发空曲,芳杜绵所思。” 明 刘基 《杂诗》:“欲采寄所思,不惮道路远。”(2).泛指思考。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音乐者在有所思有所感的时候,他便连缀若干声音把他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他山的意思:(1).别处的山。 唐 郑谷 《登杭州城》诗:“潮来无别浦,水落见他山。” 宋 苏轼 《儋耳山》诗:“突兀隘空虚,他山总不如。”(2).引申泛指山石。 唐 苗神客 《乙速孤神庆碑》:“於是爰勒他山,用旌斯烈。”参见“ 他山之石 ”。(3).指别处山上的石头。比喻磨砺自己,帮助自己成就的外力。《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 《昌言》:“可令王侯子弟,悉入大学,广之以他山,肃之以二物,则腥臊之污可除,而芬芳之风可发矣。” 三国 魏 曹丕 《以郑称为武德傅令》:“龙渊太阿,出 昆吾 之金, 和氏 ...

望望的意思:(1).瞻望貌;依恋貌。《礼记·问丧》:“其往送也,望望然,汲汲然,如有追而弗及也。” 郑玄 注:“望望,瞻顾之貌也。” 南朝 齐 谢朓 《怀古人》诗:“望望忽超远,何由见所思?” 唐 董思恭 《感怀》诗:“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 宋 王安石 《舟还江南阻风有怀伯兄》诗:“平皋望望欲何嚮,薄宦嗟嗟空此行。”(2).失望貌;扫兴貌。《孟子·公孙丑上》:“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 朱熹 集注:“望望,去而不顾之貌。” 唐 唐彦谦 《感物》诗之一:“岂无鱼鳖交,望...

往还的意思:◎ 往还 wǎnghuán[contact;intercourse;dealings] 去和来;往来...

乌有的意思:[释义](动)〈书〉虚幻,不存在。 [构成]偏正式:乌〔有 [例句]此事纯属乌有。(作宾语)...

衔悲的意思:心怀悲戚。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有识衔悲,行路掩泣。” 唐 郎士元 《关羽祠》诗:“去去勿復言,衔悲向陈迹。”...

先路的意思:(1).亦作“ 先輅 ”。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郑伯 赏入 陈 之功,三月甲寅朔,享 子展 ,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汉 张衡 《东京赋》:...

逍遥的意思:◎ 逍遥 xiāoyáo[carefree;be at ease (leisure);be free and unfettered;wander about at leisure] 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夜夜的意思:◎ 夜夜 yèyè(1) [every night] 每夜他和祖母夏天夜夜在这里纳凉夜夜达五更。——《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2) 又夜夜不得息。...

饮啄的意思:(1).饮水啄食。语本《庄子·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蘄畜乎樊中。” 成玄英 疏:“饮啄自在,放旷逍遥,岂欲入樊笼而求服养!譬养生之人,萧然嘉遁,唯适情於林籟,岂企羡於荣华!” 南朝 宋 何承天 《雉子游原泽篇》:“雉子游原泽,幼怀耿介心,饮啄虽勤苦,不愿栖园林。”(2).引申为吃喝,生活。 唐 李益 《罢秩后入华山采茯苓逢道者》诗:“何事逐豪游,饮啄以羶腥?”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七:“ 刘山甫 亦蒙 夏生 言示五年行止,事无不验,盖饮啄之有分也。” 清 方文 《路灌沟喜遇...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