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鲍典签芳坞隐居图
阴崖留积雪,晴树乱明霞。
寺远时闻磬,溪深未没槎。
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刘丞直的《题鲍典签芳坞隐居图》描绘了一幅如仙境般的隐居画面。诗人通过"幽胜似仙家"一句,赞美了环境的清幽与超凡脱俗,仿佛进入了仙人居住的地方。接下来的"缘云石磴斜",则展现出山径蜿蜒,石阶依云而建的景致,富有动态感。
"阴崖留积雪,晴树乱明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自然景象:阴暗的崖壁上还残留着积雪,而晴朗的天气中,阳光照射下,树木上的霞光斑驳,生动活泼。远处寺庙的钟声不时传来,"寺远时闻磬",增添了宁静的禅意,溪水深邃,"溪深未没槎",暗示了山谷的深远和清澈。
最后,诗人以"抱琴来谷口,多是识桃花"作结,表达了自己带着琴来到这里,对这里的美景和桃花有着深深的了解和喜爱,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情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世外桃源之中。
词语解释
谷口的意思:(1).山谷的出入口。《六韬·分险》:“衢道谷口,以武衝絶之。” 唐 王维 《归辋川作》诗:“谷口疎鐘动,渔樵稍欲稀。” 清 黄景仁 《偕邵元直游吾谷》诗:“此间看山復看枫,谷口敞与平原同。”(2).古地名。又名 瓠口 。在今 陕西 礼泉 东北。 西汉 于此置 谷口县 , 东汉 废。因位于 九嵕山 东、 仲山 西,当 泾水 出山之处,故谓之 谷口 。古时相传为 黄帝 升仙的地方。也称 寒门 。《汉书·郊祀志上》:“其后 黄帝 接万灵 明庭 。 明庭 者, 甘泉 也。所谓 寒门 者, 谷口 也。” 颜...
积雪的意思:(1).堆积如雪;堆积起来的雪。《楚辞·九歌·湘君》:“桂櫂兮兰枻,斲冰兮积雪。” 王逸 注:“言己乘船,遭天盛寒,举其櫂楫,斲斫冰冻,纷然如积雪。” 晋 陶潜 《咏贫士》之五:“ 袁安 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唐 皇甫冉 《送令狐明府》诗:“荒林藏积雪,乱石起惊湍。” 宋 徐铉 《木兰赋》:“伊庭中之奇树,有木兰之可悦。外烂烂以凝紫,内英英而积雪。” 巴金 《答井上靖先生》:“在那个寒冷的夜晚,您的庭院中积雪未化。”(2).积久下雪。《晋书·陶侃传》:“时造船,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
明霞的意思:灿烂的云霞。 唐 卢照邻 《驸马都尉乔君集序》:“明霞晓挹,终登不死之庭;甘露秋团,儻践无生之岸。”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一:“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观之明霞散綺,讲之独茧抽丝。此诗家四关。” 刘白羽 《一个温暖的雪夜》:“她的两只眼睛可火亮火亮,就像早晨草原上燃起的一片明霞。”...
胜似的意思:◎ 胜似 shèngsì[be better than] 胜于;超过不似春光,胜似春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毛泽东《水调歌头·游泳》...
石磴的意思:石级;石台阶。 南朝 梁 萧统 《开善寺法会》诗:“牵萝下石磴,攀桂陟松梁。”《初刻拍案惊奇》卷四:“约有十数里,方得石磴,磴有百来级,级尽方是平地。” 清 钱谦益 《香山寺》诗:“云从石磴中间出,月向香臺下界生。”《收穫》1984年第3期:“有的地方石磴足有二尺高,可磴面儿只有二寸来宽,大腿高高地提上去,脚板贴紧石磴横过来,咬着牙关彆足气,才能升上一磴。”...
桃花的意思:亦作“ 桃华 ”。1.桃树所开的花。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物色》:“‘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 唐 张志和 《渔父》词之一:“ 西塞 山前白鷺飞,桃花流水鱖鱼肥。” 元 贯云石 《折桂令·送春》曲:“落日啼鹃,流水桃花。” 清 龚自珍 《宋先生述》:“朱书如桃华,日罄五七十纸。” 杨朔 《海市》:“年年桃花开时,就像那千万朵朝霞到海岛上来。”(2).形容女子容貌。 唐 温庭筠 《照影曲》:“桃花百媚如欲语,曾为无双今两身。” 清 徐士銮 《宋艳·驳辨》:“诗云:一从蕙...
仙家的意思:(1).仙人所住之处。《海内十洲记·元洲》:“ 元洲 在北海中,地方三千里,去南岸十万里,上有五芝玄涧……亦多仙家。” 唐 牟融 《天台》诗:“洞里无尘通客境,人间有路入仙家。”(2).指仙人。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三:“癸卯春,余游 黄山 ,见絶壁之上,刻‘ 江丽田先生 弹琴处’,疑是古之仙家者流。”《老残游记》第九回:“这屏上诗是何人做的?看来只怕是个仙家罢?”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其次是些石钟乳和石笋,这是什么,那是什么,大都依据形状想象成仙家、动物以及宫室、器用,名目有四十...
阴崖的意思:背阳的山崖。 汉 马融 《长笛赋》:“惟籦笼之奇生兮,于 终南 之阴崖。” 唐 韦应物 《怀琅邪深标二释子》诗:“白雪埋大壑,阴崖滴夜泉。”《西游记》第九一回:“阴崖积雪犹含冻,远树浮烟已带春。”...
幽胜的意思:(1).幽静而优美。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积水潭》:“池上建有 莲花菴 、 浄业寺 ,及王公贵人家水轩、水亭,最为幽胜。” 清 朱仕琇 《髻亭记》:“ 灵应峯 向属僧居,地称幽胜。”(2).指幽静的胜地。《新唐书·裴度传》:“沼石林丛,岑繚幽胜。”...
云石的意思:(1).高耸入云的大石。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飘浮勃逢,敖曹云石滋。” 唐 杨敬述 《奉和圣制夏日游石淙山》:“远近风泉俱合杂,高低云石共参差。” 宋 潘阆 《夏日宿西禅院》诗:“夜凉如有雨,院静若无僧。枕润连云石,窗明照佛灯。”(2).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大石名。 晋 王嘉 《拾遗记·员峤山》:“东有云石,广五百里,駮骆如锦,扣之片片,则蓊然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