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苏巴什驿壁赏析

题苏巴什驿壁

清 · 施补华
万山尽作僧枯槁,沙尘三月焉耆道。
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
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途经苏巴什驿时所见之景与内心感受。首句“万山尽作僧枯槁”以夸张手法,将群山比作枯瘦的僧人,营造出一种荒凉寂寥的氛围。接着“沙尘三月焉耆道”,点明时间与地点,描述了诗人行经焉耆道时,漫天黄沙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孤独。

“春风先我出关来,不傍荒崖生寸草。”这两句转折,由外在环境的艰苦转为对生机的期待。春风先行于诗人到达,虽未在荒崖旁催生寸草,却暗示着希望与生机的存在,给读者带来一丝温暖与安慰。

“茨墙土屋息征骖,一榻聊谋客睡酣。”诗人来到驿站,看到简陋的茨墙土屋,暂时放下旅途的疲惫,寻求片刻的安宁与休息。这里的“一榻”不仅指一张床,也象征着心灵的避风港,让人感受到即使在旅途中,也能找到心灵的慰藉。

最后,“正过清明好时节,新莺旧燕满江南。”清明时节,正是江南春意盎然之时,新莺啼鸣,旧燕归来,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诗人对生活美好一面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