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溪漫兴(其四)
明 · 区大相
拄杖穿林出每迟,板桥凝望去何之。
柴门流水花间月,正是云溪春暮时。
柴门流水花间月,正是云溪春暮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人以“拄杖穿林出每迟,板桥凝望去何之”开篇,通过“拄杖”和“穿林”的细节,展现了行者在林间漫步的情态,而“出每迟”则暗示了时间的悠长与环境的静谧。接着,“板桥凝望”进一步渲染了画面的静美,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引人遐想。
“柴门流水花间月”一句,将画面推向了高潮。柴门、流水、花间月,这些元素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画面。流水潺潺,月光洒落,花影摇曳,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这句诗中的“流水”与“花间月”,既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流露。
最后一句“正是云溪春暮时”点明了时节,将整个画面置于一个特定的时间背景中。春暮时节,万物生长,生机勃勃,但同时也意味着季节的更替,有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感慨。这句话不仅总结了前文所描绘的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自然变迁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对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