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但能之守浔州赏析

送但能之守浔州

宋 · 张栻
循吏古犹少,岭民今未苏。
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
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

拼音版原文

xúnyóushǎolǐngmínjīnwèi

dīngníngfánzhàozhǐtuī

gēnběnshuíshēnniànshīshū

wéiyìngdūndànyìngshí

注释

循吏:廉洁奉公、爱护百姓的地方官。
古犹少:在古代也较少见。
岭民:岭南地区的百姓。
未苏:尚未恢复生机。
丁宁:反复叮嘱。
诏旨:皇帝的命令。
推择:选拔。
吾徒:我们这类人。
根本:国家的根本问题。
深念:深入思考和关心。
诗书:文化和教育。
计不迂:计划不走常规,灵活变通。
敦:重视并坚持。
岂但:不仅仅。
时须:暂时的需要。

翻译

古代循吏仍然稀少,岭南百姓仍未复苏。
频繁叮嘱皇帝的命令,选拔出像我一样的官员。
有谁真正关心根本问题,计划不走常规路线。
只应坚持这样的理念,岂止是为了应付一时之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栻的《送但能之守浔州》,通过对古今吏治状态的反思,表达了对朋友但能出任浔州县令的期许与祝福。诗中的“循吏古犹少”指的是历史上清廉的官员很少,现实中仍有不少百姓未能得到好好的治理。而“岭民今未苏”则表明山区人民至今尚未恢复安宁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丁宁烦诏旨,推择得吾徒”表达了对朋友被精心挑选出来担任官职的肯定,同时也暗含着对其能担此重任的信心。

“根本谁深念,诗书计不迂”一句,显示出诗人对于根深蒂固的文化教育和深厚的文学功底给予高度评价,并非徒有虚名。最后两句“惟应敦此意,岂但应时须”则强调了朋友在任期中应当坚持这一美好品质,不仅是为了回应时代的需要,更是对其个人的期待与要求。这一诗句既表达了对友情深厚的情感,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官员形象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