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泛吴淞江
雨分牛脊近,云隔马鞍遥。
弟妹成疏阔,交朋竟寂寥。
谩持昌歜酒,那得客愁消。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卢熊的《舟泛吴淞江》描绘了清晨乘船出行的情景。首句“早发木兰桡”写出了诗人黎明时分便启程,使用的是装饰华美的木兰舟,显示出出行的雅致和急切。次句“江行趁落潮”则点出乘着退潮的有利时机,航行江上,暗示了舟行的顺畅与效率。
第三句“雨分牛脊近,云隔马鞍遥”通过细腻的观察,描绘了沿途景色:雨线如牛脊般密集,而远处的云层则像马鞍般遥远,形象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湿润与辽阔。这两句寓情于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远方的遐想。
“弟妹成疏阔,交朋竟寂寥”表达了诗人对亲朋关系的感慨,由于舟行匆忙,与弟妹们的联系变得疏远,而旧日的朋友也因时空相隔而显得寂寥。这体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谩持昌歜酒,那得客愁消”中,“谩持”即徒然持有,表达出诗人即使手握美酒也无法真正排解漂泊在外的客愁,揭示了诗人心中的愁绪难以化解。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舟行吴淞江为线索,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思乡以及对亲朋的怀念,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情感深度。
词语解释
昌歜的意思:(1).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古以飨他国之来使,以示优礼。(2).菖蒲根的腌制品。又称昌菹。昌,通“ 菖 ”。传说 周文王 嗜昌歜, 孔子 慕 文王 而食之以取味。后以指前贤所嗜之物。 唐 韩愈 《送无本师归范阳》诗:“来寻吾何能?无殊嗜昌歜。” 唐 皮日休 《郢州孟亭记》:“既慕其名,亦覩其貌,盖 仲尼 思 文王 ,则嗜昌歜。” 宋 苏轼 《仁宗皇帝御飞白记》:“存昌歜以追嗜好,不若因褒贬以想见其所与之人。” 宋 陆游 《夜坐观小儿作拟毛诗欣然有赋》:“即今见汝尚懽欣,此癖...
弟妹的意思:弟妹是指年纪较小的弟弟和妹妹,也可以泛指晚辈或年纪较小的人。...
发木的意思:◎ 发木 fāmù[feel numb] 感到麻木;迟钝不灵活手发木...
寂寥的意思:[释义](形)〈书〉寂寞,空旷。 [构成]并列式:寂+寥 [例句]寂寥的田野非常荒凉。(作定语)...
交朋的意思:朋友。 唐 白居易 《祭元微之文》:“四海之内,谁无交朋?” 宋 陆游 《岁尽苦寒》诗:“岁月推移吾辈老,交朋零落此生浮。”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荒园废寺,挈携交朋。”...
客愁的意思:行旅怀乡的愁思。 唐 戴叔伦 《暮春感怀诗》:“杜宇声声唤客愁,故国何处此登楼。” 宋 戴复古 《秋夜旅中》诗:“旅食思乡味,砧声起客愁。” 金 元好问 《即事呈邦瑞》诗:“ 郑庄 父子重相留,似为良辰散客愁。”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伤往事,写新词,客愁乡梦乱如丝。” 朱自清 《<古诗十九首>释》:“这种作品,文人化的程度虽然已经很高,颗材可还是民间的,如人生不常,及时行乐,离别,相思,客愁,等等。”...
兰桡的意思:小舟的美称。 唐太宗 《帝京篇》之六:“飞盖去芳园,兰橈游翠渚。” 元 萨都剌 《寄朱舜咨王伯循了即休》诗:“木落 淮南 秋,兰橈泊 瓜渚 。” 清 曹寅 《鹿墟贻瓶中海棠》诗:“ 吴公 臺下花如澥,嬾趁兰橈到酒边。”...
落潮的意思:◎ 落潮 luòcháo(1) [ebb tide; tide is low]∶退潮;潮汐的倒流(2) [turn]∶指从落潮到涨潮或从涨潮到落潮的转变你应该在落潮前半个小时出航...
马鞍的意思:[释义](名)马鞍子;也用来形容或比喻两头高起中间低落的事物。 [构成]偏正式:马(鞍...
木兰的意思:◎ 木兰 mùlán(1) [lily magnolia]∶一种落叶乔木,叶子互生,倒卵形或卵形,花大,外面紫色,里面白色,果实是弯曲的长圆形。花蕾供药用(2) [lilymagnolia flower]∶这种植物的花。也叫“辛夷”或“木笔”...
那得的意思:怎得;怎会;怎能。《三国志·魏志·曹洪传》“於是泣涕屡请,乃得免官削爵土”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 太祖 曰:‘我家貲那得如 子廉 耶!’” 唐 钱起 《送李秀才落第游荆楚》诗:“离居见新月,那得不思君。” 明 高启 《方隐君山园》诗:“乃知厚业要德守,那得衰荣但言命?” 瞿秋白 《文艺杂著续辑·“矛盾”的继续》:“ 中国 有这几百万几万万甘心做洋奴的人,那得不亡国!”...
疏阔的意思:◎ 疏阔 shūkuò(1) [poorly-conceived]∶粗略;不周密天下初定,制度疏阔。——《汉书·贾谊传》(2) [distant]∶迂阔;不切合实际疏阔之言(3) [a long separation]∶久别疏阔思良会(4) [stand off]∶疏远;不亲密兄弟疏阔(5) [scattered and spacious]∶稀疏宽阔最下层的拱门简单疏阔,是载重的样子。——《威尼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