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赋桃灯杖(其四)
元 · 凌云翰
儒家此物用筵篿,浸润膏油节愈坚。
倒影每来书卷上,尽心长向酒樽前。
搔头已逼穷年景,举手能成不夜天。
想像流光端可比,只从暗里自推迁。
倒影每来书卷上,尽心长向酒樽前。
搔头已逼穷年景,举手能成不夜天。
想像流光端可比,只从暗里自推迁。
鉴赏
这首元代凌云翰的《拟赋桃灯杖(其四)》描绘了一种儒家文化中的物品——桃灯杖,它在宴席上被使用,经过油脂的浸润,显得更加坚韧。它的倒影常映照在书卷上,象征着知识与文化的传承,而它的存在也常常伴随着饮酒,寓意着生活的乐趣和对学问的敬重。诗人通过“搔头已逼穷年景”表达时光匆匆,岁月易逝,而“举手能成不夜天”则展现了桃灯杖带来的光明和希望,即使在黑夜中也能照亮前行之路。最后,诗人将流逝的光阴比喻为流动的光芒,暗示着时间的悄无声息却又不可阻挡,人们只能在内心深处感受其变迁。整首诗寓教于乐,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