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茅堂新成赏析

茅堂新成

元末明初 · 梁寅
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
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
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
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
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
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
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
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
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新建的茅屋中生活的宁静与自在。诗人以“素匪廊庙器,林栖心所怡”开篇,点明了主人公并非官场之人,而是喜爱山林生活,心灵得到满足。接着,“雪蹊爱竹柏,云疃结茅茨”两句,通过描绘雪地小径旁的竹柏和云雾缭绕的茅屋,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

“牵萝几晨夕,休工及春时”表现了主人公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和谐共处,不急功近利,顺应时节。“乐与二三友,敦好在书诗”则展示了他与志同道合之人的深厚友谊,共同探讨书籍与诗歌的乐趣。接下来,“种树循遗法,轮鞅息妄驰”强调了遵循传统智慧,远离世俗的浮躁与纷扰。

“绯桃傍栏吐,碧草当阶滋”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桃花盛开,绿草茵茵的景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散帙对阳景,鸣禽集芳枝”则展现了主人公在阳光下阅读,与鸟儿相伴的悠闲时光。“时眺荠麦墟,或临樵牧岐”则进一步描绘了他观察自然,与农夫牧童交流的生活场景。

最后,“逃喧虑自屏,抱拙澹无为”表达了主人公逃避尘世喧嚣,保持内心的平静与淡泊。“贤哉考槃子,遐慕长在斯”则是对主人公隐居生活的赞美与向往,认为他如同古代隐士般贤德,这种生活态度值得长久追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隐居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内心宁静与淡泊的生活哲学,以及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理的作品。

词语解释

抱拙的意思:持守愚拙。谓不投机取巧。《古尊宿语录》:“ 云峯 悦禪师 语録《颂古》:‘抱拙 少林 已九年, 赵州 忽长庭前柏,可怜无限守株人,寥寥坐对千峯色。’” 元 揭傒斯 《题<渊明抚松图>》诗:“抱拙辞下邑,旷然获所安。” 清 宗元豫 《七夕集晓榭》诗:“白头甘抱拙,那望鹊桥迴。”...

碧草的意思:(1).青草。 南朝 梁 江淹 《贻袁常侍》诗:“ 幽 冀 生碧草, 沅 湘 含翠烟。” 唐 陈子昂 《春台引》:“感阳春兮生碧草之油油,怀宇宙以伤远,登高臺而写忧。” 宋 苏轼 《题织锦图上回文》诗之一:“春晚落花餘碧草,夜凉低月半枯桐。”(2).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可酿酒的草。旧题 汉 郭宪 《洞冥记》:“ 瑶琨 去 玉门 九万里,有碧草,如麦,割以酿酒,则味如醇酎。饮一合,三旬不醒;但饮甜水,随饮随醒。”...

晨夕的意思:犹朝夕。旦与暮。天天;时时。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一:“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逯钦立 校注:“数晨夕,算过了几朝几夕,言过日子。”《宋书·自序》:“入为通直郎,时上多行幸,还或侵夜, 邵 启事陈论即为简出。前后密陈政要,上皆纳用之,深相宠待,晨夕兼侍。” 宋 苏舜钦 《迁居》诗:“仰首羡日月,晨夕苦奔趋。” 冰心 《寄小读者》十六:“在 北京 城里,不能晨夕与湖山相对。”...

敦好的意思:和睦友好。 前蜀 杜光庭 《贺收陇州表》:“自 岐 郊负义,关外隳盟,深辜敦好之仪,遂絶睦邻之分。” 清 方文 《送萧赓九北归》诗:“交游惟我最敦好,往还文酒无朝暮。”...

二三的意思:(1).谓不专一;反复无定。《书·咸有一德》:“德唯一,动罔不吉;德二三,动罔不凶。” 孔 传:“二三,言不一。”《晋书·慕容垂载记》:“虽曰君臣,义深父子,岂可因其小隙,便怀二三。” 宋 文天祥 《罗融斋墓志铭》:“不以利害为二三。其忠信如此。”《醉醒石》第四回:“这事断要死争,二三不得的。”(2).约数,不定数。表示较少的数目,犹言几。《国语·吴语》:“﹝ 越王 ﹞曰:‘ 勾践 用帅二三之老,亲委重罪,顿顙於边。’” 汉 王褒 《僮约》:“日暮以归,当送乾薪二三束。” 唐 皎然 《咏小瀑布》:“...

绯桃的意思:桃花。 唐 唐彦谦 《绯桃》诗:“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緋桃照地春。” 明 梅鼎祚 《玉合记·宸游》:“[末进花介]百花院採得千叶緋桃进献。”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唐花》:“京师腊月即卖牡丹、梅花、緋桃、探春诸花,皆贮暖室,以火烘之。”...

好在的意思:[释义](副)表示具有某种有利的条件或情况。 [构成]偏正式:好〔在 [例句]我有空再来;好在离这儿不远。(作状语)...

结茅的意思:亦作“ 结茆 ”。编茅为屋。谓建造简陋的屋舍。 南朝 宋 鲍照 《观圃人艺植诗》:“抱鍤壠上餐,结茅野中宿。” 宋 苏轼 《新居》诗:“结茅得兹地,翳翳村巷永。” 清 张岱 《陶庵梦忆·表胜庵》:“ 炉峯 石屋,为一 金和尚 结茆守土之地。”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儋州 则又结茅与 黎 人杂居,亦随地营宅。”...

考槃的意思:亦作“ 考盘 ”。亦作“ 考磐 ”。成德乐道。《诗·卫风·考槃》:“考槃在涧,硕人之宽。” 毛 传:“考,成;槃,乐。” 陈奂 传疏:“成乐者,谓成德乐道也。”《汉书·叙传下》:“ 竇后 违意,考盘于 代 。”《考槃序》则言此诗为刺 庄公 “不能继先公之业,使贤者退而穷处”,故后即以喻隐居。 晋 陆云 《逸民赋》:“鄙 终南 之辱节兮,韙 伯阳 之考槃。”《晋书·隐逸传·张忠》:“先生考磐山林,研精道素。” 唐 岑参 《太一石鳖崖口潭旧庐招王学士》诗:“此地可遗老,劝君来考槃。” 宋 苏辙 《次韵秦...

廊庙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朝廷。 [构成]并列式:廊+庙 [例句]以报廊庙。(作宾语)...

林栖的意思:在山林间栖隐。亦指栖隐者。 晋 曹毗 《对儒》:“不追林栖之迹,不希抱麟之龙。” 唐 司空图 《泽州灵泉院记》:“今禪宿 洪密 长老,俗姓 刘 氏……自 清凉 歷览,以至是山,乃剏林栖之所。” 宋 陆游 《新葺门屋》诗:“林栖四壁空,百事从简易。”...

轮鞅的意思:车轮和马脖套。泛指车马。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宋 秦观 《春日杂兴》诗:“宽閒絶轮鞅,重復多路岐。” 清 顾炎武 《赠万举人寿祺》诗:“ 楚州 南北中,日夜驰轮鞅。”...

茅茨的意思:亦作“茆茨”。1.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 尧 舜 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 尧 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斲。” 唐 钱起 《早渡伊川见旧邻作》诗:“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清 侯方域 《明东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铭》:“公归而无居,乃居余之北村,茆茨数椽,意泊如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乃於园中筑茅茨,择美婢往侍。”(2).指简陋的居室。引申为平民里巷。 晋 袁宏 《后汉纪·桓帝纪下》:“不慕荣宦,身安茅茨。” 宋 苏轼 《...

庙器的意思:宗庙的祭器。《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人之无道,乃盗先帝庙器,吾属廷尉者,欲致之族。” 明 唐顺之 《指挥佥事汤雪江墓碑铭》:“余观古者人臣有崇勋殊阀,则上之人为之赞,述其祖先功德而锡之庙器,以彰其世美。”...

鸣禽的意思:◎ 鸣禽 míngqín(1) [songbird](2) 先天就有或后来学得有鸣歌能力的鸟(3) 鸟的一类,叫声悦耳,如伯劳、画眉、黄鹂等...

栖心的意思:亦作“栖心”。犹寄心。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若质乎中人之性,运乎在用之质,而栖心古烈,拟足公涂。”《晋书·陆云传》:“伏见将军舍人同郡 张赡 ,茂德清粹,思器深通。初慕圣门,栖心重仞,启涂及阶,遂升枢奥。” 唐 白居易 《病中诗序》:“余早栖心释梵,浪跡 老 庄 ,因疾观身,果有所得。”《云笈七籤》卷一○一:“散形灵霞之烟,栖心霄霞之境。” 明 屠隆 《綵毫记·展叟单骑》:“归装纔解,又向天涯,郎君消洒。非关薄倖,栖心物外,兵戈连四海,还愁路阻 江 淮 。”...

樵牧的意思:(1).打柴放牧。《晋书·宣帝纪》:“贼恃水,樵牧自若。” 宋 叶适 《改东门出》诗之二:“自我护樵牧,林光稍敷纷。” 清 刘大櫆 《阮君墓志铭》:“祖墓之木,以岁久樵牧之不禁,渐至凋敝。”(2).樵夫与牧童。也泛指乡野之人。 唐 李白 《古风》之五八:“荒淫竟沦没,樵牧徒悲哀。” 宋 陆游 《村居》诗:“樵牧相语欲争席,比邻渐熟约论婚。”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交河 城西有古墓,林木丛杂,云藏妖魅,犯之者多患寒热,樵牧弗敢近。”...

散帙的意思:打开书帙。亦借指读书。《文选·谢灵运<酬从弟惠连>诗》:“凌涧寻我室,散帙问所知。” 刘良 注:“散帙,谓开书帙也。” 唐 王维 《丁寓田家有赠》诗:“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 明 唐时升 《南翔里有八老人为社日相娱乐诗以纪之》:“南村翳翳桑榆日,出共持杯归散帙。” 清 纳兰性德 《生查子》词:“散帙坐凝尘,吹气幽兰并。”...

三友的意思:(1).《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谓益友和损友各有三。后多以指益友。 唐 张说 《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诗序:“戏謔而逢规诫,指讽而见师表,益过三友,岂易得哉?” 宋 秦观 《送少章弟赴仁和主簿》诗:“投閒数访之,可得三友益。” 明 杨慎 《送谢子佩》诗:“益者来三友,同心得二人。”(2).谓以三种事物为友。指琴、酒、诗。 唐 白居易 《北窗三友》诗:“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輒举酒,酒罢輒吟诗。”(3).谓以三种事物为友。...

无为的意思:指不做事、不行动、不作为的状态。...

遐慕的意思:对过去人、事的企慕。 晋 陆机 《述先赋》:“抱朗节以遐慕,振奇迹而峻立。” 明 李东阳 《送青溪先生之南京吏部》诗之四:“我昔游南都,山川爱清淑,中年有遐慕,愿此託微禄。” 清 方文 《丹阳道中怀古》诗:“斯人悵已矣,千秋耿遐慕。”...

心所的意思:佛教语。心所有法的简称。亦名相应行法、心数。谓此类法皆依心王而起,与心王相应。如:触、作意、受、想、思等,共六位五十一种。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且心所有五徧行境,人与禽兽所同也。”...

阳景的意思:阳光。 三国 魏 曹植 《情诗》:“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南朝 梁 沉约 《修竹弹甘蕉文》:“阳景所临,由来无隔。”《林则徐日记·道光十七年五月二十六日》:“早晨浓阴大雾,旋即开晴,阳景舒长,天气亦热。”...

遗法的意思:亦作“ 遗灋 ”。1.前代遗留下来的典章法则。《汉书·艺文志》:“ 周 衰俱坏,乐尤微眇,以音律为节,又为 郑 卫 所乱,故无遗法。” 唐 柳宗元 《涂山铭》:“是以 周穆 遐追遗法,復会于是山,声垂天下,亦绍前轨,用此道也。” 明 刘基 《公朝于王所仲孙羯会晋韩不信云云城成周》:“至于天子之守,则有先王之遗法焉。”(2).留传下来的方式、方法。 晋 崔豹 《古今注·舆服》:“ 汉 末丧乱,其灋中絶, 马先生 绍而作焉。今指南车, 马先生 之遗灋也。”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五:“《齐民要术...

在斯的意思:在这里。《论语·卫灵公》:“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后汉书·文苑传上·崔琦》:“履道者固,杖埶者危。微臣司戚,敢告在斯。”...

种树的意思:(1).种植;栽种。《韩非子·难二》:“举事慎阴阳之和,种树节四时之适。”《史记·李斯列传》:“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汉书·文帝纪》:“岁劝民种树,而功未兴,是吏奉吾詔不勤,而劝民不明也。”(2).栽树。 晋 潘岳 《闲居赋》:“筑室种树,逍遥自得。”...

竹柏的意思:(1).谓竹与柏。《后汉书·桓帝纪》:“﹝ 延熹 九年﹞冬十二月, 洛城 傍竹柏枯伤。”(2).竹柏经冬不凋,因以喻坚贞。 晋 孙绰 《司空庾冰碑》:“夫良玉以经焚不渝,故其贞可贵;竹柏以蒙霜保荣,故见殊列树。”《文选·颜延之<阳给事诔>》:“如彼竹柏,负雪怀霜。” 刘良 注:“竹柏,喻坚贞也。” 清 彭绍升 《秋士先生墓志铭》:“先生竹柏之性,有节有文。”(3).柏树的一种。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 峨眉山 中一种竹叶柏身者,谓之竹柏。”...

自屏的意思:(1).自摒;把自己屏弃。《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贾 有汤鑊之罪,请自屏於胡貉之地,惟君死生之。” 唐 颜真卿 《论百官论事疏》:“今陛下欲自屏耳目,使不聪明,则天下何述焉。”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 汤 放 桀 於 南巢 ,盖亦听其自屏於一方而终耳。”(2).自己隐退,弃绝世事。 宋 王安石 《答孙莘老书》:“丘园自屏,烦公远屈,衰疾不获奉迓。” 宋 苏辙 《谢文公启》:“自屏远方,少安愚分。” 清 姚鼐 《张仲絜时文序》:“其后 园仲 以部属外出为知州,不得志,遂自屏不仕。”...

廊庙器的意思:称能肩负朝廷重任者。《三国志·蜀志·许靖传论》:“许靖夙有名誉……虽行事举动,未悉允当, 蒋济 以为‘大较廊庙器’也。” 唐 孟棨 《本事诗·高逸》:“上亦以非廊庙器,优詔罢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