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诸公登慈恩寺浮图
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
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香界:指超脱世俗的仙境。浮图:佛塔。
骇:惊叹。
披拂:形容动作轻盈,如风吹动。
言:比喻言语或思想。
迥出:远远超出。
斯:这。
游放:自由自在地游历。
翻译
超脱尘世的香界,佛塔并非凡俗之相。登高远望,令我惊叹其孤独崇高,披拂之间感受其雄伟壮丽。
言语如鸟之双翼,翱翔于广袤虚空之上。
忽然间感到自身与世隔绝,仿佛形神合一,成为主宰。
宫殿如门户在眼前,山河如屋檐下延伸。
秋风昨夜吹过,秦地边塞显得格外清朗开阔。
千里大地一片苍茫,五陵遗迹相互辉映。
身处盛世,我深感自己不如阮籍洒脱,做个小官也懂得谨慎防范。
想要贡献却无从入手,如此情境,只能任由心神游荡。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慈恩寺浮图的景象和心境。开篇“香界泯群有,浮图岂诸相”即点出了主题,香界是佛教中的清净国土,这里用来形容慈恩寺的庄严与神圣。而“浮图”则是指寺庙中的佛塔,或许是指某种特殊的建筑结构。“泯群有”和“岂诸相”则表明这种景象超凡脱俗,令人赞叹。
接着,“登临骇孤高,披拂欣大壮”展示了诗人登临之时的心情与所见。骇然是因为高峻的景象而生出敬畏之心,而“披拂欣大壮”则显示出一种开阔的视野和心胸。
“言是羽翼生,迥出虚空上”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登临的体验比作长出羽翼,飞跃于虚空之上,这里蕴含着诗人追求超脱尘世、通向高远境界的情怀。
“顿疑身世别,乃觉形神王”则是说在这种环境和心境中,诗人才觉察到自己的身体似乎与世间隔离,而精神却达到了至尊的状态。
“宫阙皆户前,山河尽檐向”描绘了从高处所见的壮丽景色。宫阙、山河都在眼前展开,如同是为诗人而设的天然画卷。
“秋风昨夜至,秦塞多清旷”则转入秋日之感。秋风给人以萧瑟之感,而“秦塞”,即古代边塞,也因秋风而显得更加寥廓。
“千里何苍苍,五陵郁相望”中,“千里何苍苍”形容长途的荒凉与辽阔,而“五陵郁相望”则是说五座古墓(即汉高祖刘邦等五位帝王之陵)在视线内交错,表现出一种历史的沉重感。
“盛时惭阮步,末宦知周防”中,“盛时”指的是繁华的时候,而“惭阮步”则表达了对过往辉煌时代的回忆与反思。而“末宦”,即晚年或晚景,诗人在此表露了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防备之心。
最后,“输效独无因,斯焉可游放”则是说既然功名利禄都已无从追求,那么就让自己随遇而安,游于自然之中吧。这里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豁达与自在。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高峻景象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超越尘世的内心世界,以及面对历史沧桑时所表现出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