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十)赏析

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十)

宋 · 陈襄
我爱仙居好,三年理尚宽。
民虽离网罟,政未息风澜。
悯物刑多省,劳心席少安。
祗惭无惠术,求配古人难。

注释

我:第一人称代词,指诗人自己。
爱:喜爱,热爱。
仙居:地名,可能指诗人所在的地方。
好:好,优秀。
三年:时间,指诗人任职三年。
理:治理,管理。
尚:还,仍然。
宽:宽松,宽大。
民:百姓。
离:摆脱,脱离。
网罟:比喻繁重的赋税或束缚。
政:政务,政治。
息:停止,平息。
风澜:比喻社会动荡不安。
悯:怜悯,同情。
物:万物,泛指所有生物。
刑:刑罚。
省:减少。
劳心:忧虑,操心。
席:坐席,这里指休息。
少安:难以安心。
祗:只是,仅仅。
惭:惭愧。
无:没有。
惠术:惠民之策,有利于人民的措施。
求:追求,力求。
配:匹配,达到。
古人:古代贤人。

翻译

我深深地爱着仙居这个地方,治理期间政策宽松。
尽管百姓摆脱了繁重的赋税,但政务仍需不断调整以稳定局面。
我怜悯万物,减少刑罚,但内心忧虑,难以安心休息。
只因自己没有更多的惠民之策,想要达到古人的标准实属不易。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襄所作的《和郑闳中仙居十一首(其十)》。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仙居地方的喜爱以及他在任期间的施政感受。"我爱仙居好,三年理尚宽",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仙居的赞美和任职期间的治理宽松态度。"民虽离网罟,政未息风澜",通过比喻,说明尽管百姓生活相对平静,但政策调整仍在进行,力求社会持续稳定。

"悯物刑多省,劳心席少安",诗人关心民生,减少刑罚,但仍感到忧虑重重,难以完全安心。最后两句"祗惭无惠术,求配古人难",诗人自谦没有像古代贤者那样的惠民之策,感叹自己难以达到前人的高度,流露出一种谦逊和自我反省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作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和对民生的关注,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于个人才能的清醒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