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广教院在蕺山东麓予年二十馀时与老僧惠迪游略无十日不到也淳熙甲辰秋观潮海上偶系舟其门曳杖再游恍如隔世矣
宋 · 陆游
游山如读书,深浅皆可乐。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
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
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
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道边小精舍,亦自一丘壑。
凄凉四十年,始复重著脚。
老僧逝已久,讲座尘漠漠。
当时童子辈,衰鬓亦萧索。
扫壁观旧题,岁月真电雹。
文章卑不传,衣食窘如昨。
出门意惘然,辽海渺孤鹤。
注释
游山:游览山水。读书:比喻深入探索。
小精舍:小型寺庙。
丘壑:形容山水景致。
凄凉:悲凉、冷清。
重著脚:再次踏上。
讲座:讲经的场所。
尘漠漠:形容尘土很多,荒凉。
童子辈:年轻一代。
衰鬓:稀疏的头发,形容衰老。
旧题:以前的题字。
岁月:时间。
卑不传:不高雅,不被流传。
衣食:生活基本需求。
惘然:迷茫、失落。
辽海:辽阔的海洋。
孤鹤:象征孤独。
翻译
游山就像读书,无论深浅都能感受到乐趣。路边的小寺庙,也仿佛蕴含着深深的山谷和溪流。
四十年来心境凄凉,如今才再次踏上这片土地。
老僧早已离世,讲经的场所积满尘埃。
当年的那些孩童,如今头发稀疏,面容憔悴。
清扫墙壁,看到昔日的题字,时光如闪电般飞逝。
我的文章虽然不高雅,生活依然贫困如昔。
走出门外,心中茫然,眼前辽阔的大海如同一只孤独的鹤。
鉴赏
这首诗以游山比喻读书,表达诗人对知识探索的深刻体会,认为无论是深入研读还是浅尝辄止都能带来乐趣。诗人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初次造访的天王广教院,如今再次踏足,感觉宛如隔世,感叹时光荏苒。老僧已逝,当年的场景只剩尘封的记忆,连同那些稚嫩的笔迹,如同电闪雷鸣般短暂。诗人感慨文章虽微不足道,但生活困顿依旧,离开时心生茫然,望着辽阔的大海,感觉自己像一只孤独的鹤。整体上,此诗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转和人生际遇的深深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