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庶侯纪梦诗
念念役贪嗔,狰狞战修罗。
我生未闻道,尘镜稍揩磨。
常以梦庄慢,自验心平颇。
畴昔梦一室,清虚息吟哦。
窗外皎夜光,梧影悬婆娑。
其明异常月,混漾怯金波。
又梦谁氏园,满植芭蕉窠。
叶大时卷舒,翻露如风荷。
清凉泻肝腑,刹那洗烦疴。
景光似欲曙,隔溪辨烟螺。
经年此两梦,异境难传摩。
见君纪梦诗,心證知无吪。
哀哉众浊苦,酣呓纷痴魔。
努力事净业,把臂期南柯。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和庶侯纪梦诗》。全诗以梦境为载体,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心灵修养的重要性。
首句“人生实梦幻”,开篇即点明人生如同梦境,充满了虚幻与不确定。接着,“好梦良无多”表达了对美好梦境的渴望,但又意识到好梦难得,暗示了生活的不易与挑战。
“念念役贪嗔,狰狞战修罗”两句,揭示了人在欲望与嗔怒中挣扎,与内心的恶魔(修罗)进行斗争,形象地描绘了人性中的善恶冲突。
“我生未闻道,尘镜稍揩磨”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与智慧的追求,比喻自己如同被尘埃遮蔽的镜子,需要通过不断擦拭来揭示真相。
“常以梦庄慢,自验心平颇”则借用了《庄子》中的寓言,表明诗人常常通过梦境来检验自己的内心是否平静,体现了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两段梦境描写,分别描绘了清幽宁静的夜晚与满植芭蕉的园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梦境中的月光、梧桐树影、芭蕉叶、露珠等元素,不仅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也象征着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平和。
最后,“经年此两梦,异境难传摩”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梦境的珍视,认为它们难以用言语完全传达,强调了梦境的独特性和个人体验的不可复制性。
“见君纪梦诗,心證知无吪”则是对友人记录梦境诗歌的认可,表明了诗人对于心灵深处真实感受的重视。
“哀哉众浊苦,酣呓纷痴魔”表达了对世态炎凉、人心浮躁的感慨,以及对人们沉迷于虚妄之中的忧虑。
“努力事净业,把臂期南柯”则鼓励人们应当致力于清净的事业,期待在精神上达到某种理想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梦境的隐喻,深刻探讨了人生的虚幻与现实、内心的修养与追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