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归田诗(其三)赏析

归田诗(其三)

宋 · 司马光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
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
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注释

圣哲:指古代的贤明之人。
遗文:遗留下来的文献或著作。
沈冥:深沉而专注。
虞黄:虞舜和黄帝,古代两位重要的君主。
鸡黍:泛指简朴的饮食,如鸡和黍米。
三径:原指隐士住处的小路,这里象征隐居生活。
琴书:代表文人雅趣,琴和书。
逍遥: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名教:儒家的伦理道德体系。
微茫:模糊不清,不明确。

翻译

尽管圣贤看似遥远,但他们的智慧著作仍然留存。
沉浸在古老的礼乐中,仿佛能看见虞舜和黄帝的身影。
他在简朴的生活中邀请朋友,以音乐和书籍为伴。
在儒家伦理的自由境界里,他觉得富贵都变得微不足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平和生活,以及对古圣哲遗教的缅怀与自得其乐的情景。

"圣哲虽云远,遗文幸未亡。" 表明尽管古代圣贤离我们很远,但他们留下的文献文化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这里“云远”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长久和空间的遥远,而“遗文幸未亡”则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沈冥观礼乐,彷佛见虞黄。" 这两句通过对古代圣哲教育的回顾,表达了诗人对古代礼仪音乐的向往之情。“沈冥”意味着深邃和神秘,“观礼乐”则是指观赏或研究古代的礼仪与音乐;“彷佛见虞黄”中,“彷佛”形容接近,而“虞黄”是古代贤君尧(虞舜)和黄帝的统称,象征着古代圣明的统治,这里意味着诗人通过学习古代文化,仿佛看到了这些圣贤的风范。

"鸡黍延三径,琴书乐一堂。" 描述了田园生活中的宁静与自在。“鸡黍”指的是鸡鸣黍食,即早晨起来耕作,“延三径”则是延伸到田间的小路;“琴书”指的是弹琴和阅读,两者都是古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方式,而“乐一堂”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环境中感到的快乐与满足。

"逍遥名教内,富贵亦微茫。" 这句话强调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超越了物质享受。“逍遥”意味着自由自在,“名教内”指的是道德教化之中;“富贵亦微茫”则表达了即使是财富和荣华,在精神满足面前也显得渺小而不重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圣哲文化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归隐田园后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热爱,以及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