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天齐庙赏析

天齐庙

清 · 朱筠
天下喻吭背,齐曰天之脐。
泰山坡腹中,出母儿初啼。
长大作宗子,结蒂昆仑西。
后来祠东岳,庙额天齐题。
郯故比琅邪,兹祀神则栖。
何时崇碧霞,上玄生群黎。
又云古玄女,东救轩辕迷。
灾厄叩头乞,乞子抟沙泥。
此皆道士说,奔走痴耄倪。
几令岱宗公,旧次难攀跻。
燔柴则曰天,升中礼青圭。
感生灵威仰,震帝出摄提。
经纬甚分明,汉学人贰携。
他家反横八,陋语真无稽。
井谈不见天,谁为拨云翳。
偶来窥庙门,碑颓半节低。
扪碑不卒读,去去我马嘶。

鉴赏

这首清代朱筠的《天齐庙》描绘了泰山及其相关神话传说中的天齐神。诗人以生动的比喻开篇,将天下比作人的腹部,泰山则是其中孕育生命的象征,形象地展示了天齐神的起源。天齐长大后成为宗子,与昆仑相连,东岳庙祭祀显赫,暗示其在道教中的重要地位。

诗中提到郯国与琅琊的比较,以及天齐救世的神话,如救助黄帝和祈子救灾,这些都是道教故事的体现,但被诗人批评为迷信和老人们的无知行为,认为这些说法缺乏事实依据。诗人进一步指出,尽管有人试图通过焚烧祭品(燔柴)来沟通天意,但真正的理解和敬仰应源于对自然和生命法则的深刻理解,而非简单的仪式。

结尾部分,诗人感叹庙宇的破败,碑文残缺,表达了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感慨,同时也寓言般地表达了对知识传承中断的忧虑。整首诗语言质朴,寓意深远,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和神话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