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君贶中秋见招不及赴
宋 · 司马光
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
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
清辉散广坐,孤影随行辀。
衮衣如未归,志愿终可酬。
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
清辉散广坐,孤影随行辀。
衮衣如未归,志愿终可酬。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庾公:指庾亮,东晋名臣,这里代指权贵的宴会。月华:明亮的月光。
虚:空缺,无人享用。
四秋:整个秋季。
东阁:古代官署中的待客之处,此处指权贵的邀请。
阻:阻碍。
西园:可能指私人园林或聚会场所。
清辉:清冷的月光。
广坐:宽阔的座位。
孤影:孤独的身影。
辀:古代的一种马车。
衮衣:古代帝王和高级官员的礼服,象征权力。
未归:没有回来,指权贵不在。
志愿:个人的愿望。
酬:实现,达成。
翻译
我不参加庾公的宴会,满月照亮了整个秋天却无人欣赏。幸运的是能遇到东阁开放,但又被西园的游玩所阻碍。
清冷的月光洒满宽阔的座位,孤独的身影伴随着前行的车驾。
如果那华丽的官服还未归来,我的愿望最终还是可以实现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节受到友人的邀请却未能赴约的遗憾情怀。"不侍庾公宴,月华虚四秋"表达了对未能参加庾信宴会的遗憾,"幸逢东阁开,又阻西园游"则展现了诗人原本有机会参与聚会,但最终还是因为某些原因没能成行。"清辉散广坐,孤影随行辀"描绘了一种寂寞和孤独的氛围,月光洒满,自己的身影却跟随着车轮,显得格外孤单。
"衮衣如未归,志愿终可酬"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友情的珍视之意。尽管身体无法赴约,但心中的愿望依旧,希望有一天能够补偿这次未能实现的约定。
整首诗流露出的既是中秋佳节难得的凄凉感,也是诗人对于友谊和社交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精炼的意象表达,诗人成功地传递了一种因为未能参与而生的深切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