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日万监招饮不往
宋 · 方岳
土润如酥麦已鞭,社公满意作丰年。
吹筒挝鼓儿童竞,宰肉分膰父老专。
欲事田园供岁课,未甘花鸟老春烟。
客中不饮聋何害,正厌夜窗啼杜鹃。
吹筒挝鼓儿童竞,宰肉分膰父老专。
欲事田园供岁课,未甘花鸟老春烟。
客中不饮聋何害,正厌夜窗啼杜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土润如酥:形容土壤滋润像酥油一样。麦已鞭:麦苗已经抽穗。
社公:土地神。
满意:满怀期待。
作丰年:期待丰收。
吹筒:吹喇叭。
挝鼓:敲鼓。
儿童竞:孩子们争先恐后。
宰肉分膰:宰杀牲畜分肉。
父老专:分给长辈们享用。
田园:农田。
岁课:一年的生计。
花鸟:春天的花鸟。
老春烟:在春光中老去。
客中:他乡。
不饮:不饮酒。
聋何害:不喝酒又有什么妨碍。
夜窗啼杜鹃:夜晚窗户边杜鹃的啼叫。
翻译
土壤湿润如酥油,麦苗茁壮似已抽鞭,土地神对丰收满怀期待。孩子们吹着喇叭敲着鼓,争先恐后地庆祝,宰杀牲畜分肉给长辈们享用。
我想要在田园劳作以备一年的生计,还不愿在春光中因花鸟而老去。
身处他乡,不饮酒也无妨,只厌烦夜晚窗户边杜鹃的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农村丰收的景象,通过生动鲜活的细节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和谐与富足。开篇“土润如酥麦已鞭”写出了土地肥沃、麦子成熟的景象,“社公满意作丰年”则表达了农民对丰收年的喜悦和满足。
接着,“吹筒挝鼓儿童竞”描绘了一幅欢快的画面,孩子们在田间吹着竹筒做的笛子,敲打着自制的小鼓,展现出一种天真烂漫的生活情趣。而“宰肉分膰父老专”则写出了节日里家家的宰杀牲畜,准备美食与邻里分享的热闹场景。
中间两句“欲事田园供岁课,未甘花鸟老春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不满足于现状的态度。诗人希望能够在田园里找到生活的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时间流逝和自然景物变化的一种淡淡哀愁。
最后两句“客中不饮聋何害,正厌夜窗啼杜鹃”则写出了诗人身处异乡,对于不被邀请参加宴饮而感到无所谓,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夜晚窗外杜鹃鸟鸣叫声的烦躁。这里的“聋”字用得非常生动,既形容了诗人的心态,也映射出了他对周围环境的疏离感。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多彩的田园生活画面,展示了农耕社会的祥和与欢乐,同时也流露出了诗人个人的情感和内心世界。